• 谶 二十二

    菩提达摩 〔唐代〕

    鸟来上高堂欲兴(《天圣广灯录》作「惊」),白云入地色还青。

    天上金龙日月明,东阳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天圣广灯录》作「珠」)轮重复轻,虽无心眼转惺惺(《天圣广灯录》作「醒醒」)。

    不见(《天圣广灯录》作「具」)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

    不说姓字但验(《天圣广灯录》作「签」)名,意寻书卷错开(《天圣广灯录》作「看」)经。

    口谈(《天圣广灯录》作「说」)恩幸心无情,或去或来身不停。

    (以上七首见《卍续藏经》本《祖庭事苑》卷八,原注:「未见注八首。

    」「路上忽逢深处水」一首已见《祖堂集》。

    《天圣广灯录》卷六收二十三首,缺「初首不称名」一首,各首均无注)(按:以上诸谶,云为菩提达磨所作,显为依托。

    其作者,应为南宗禅僧,较大的可能为南岳怀让、马祖道一一系的禅僧。

    诸谶中所述事,以石头希迁、马祖道一为最迟,因知作者应为德宗以后人。

    《祖堂集》成书于南唐间,诸谶伪托之下限,疑不迟于唐末。

    )。

  • 南岳仙题金牛石壁

    不详 〔唐代〕

    手持黄鹤来,脚踏金牛背。

    尘世无人知,白云久相待。

    (见《沅湘耆旧集》卷十三。

    (按:宋以后著作中托名唐代神仙诗,为数甚伙,尤以吕岩诗为最多,就余所见,数在千首以上,今皆不取。

    )。

  • 南岳横龙寺(题拟)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月射冷光新殿宇,风敲清韵古杉松。

    问师宝额因何立,笑指横溪有卧龙。

    (见《南岳总胜集》卷中)。

  • 题南岳招仙观壁上

    许碏 〔唐代〕

    洪𬬻烹锻人性命,器用不同分皆定。

    妖精鬼魅鬬神通,只自干邪不干正。

    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

    还为万灵威圣力,移月在南日在北。

    玉为玉兮石是石,蕴弃深泥终不易。

    邓通饿死严陵贫,帝王岂是无人力。

    丈夫未达莫相侵,攀龙附凤捐精神。

  • 赠南岳僧全玭

    孙偓孙偓 〔唐代〕

    窠居过后更何人,传得如来法印真。

    昨日祝融峰下见,草衣便是雪山□。

  • 送僧归南岳

    项斯 〔唐代〕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

    船里谁鸣磬,沙头自曝衣。

    有家从小别,是寺即言归。

    料得逢春住,当禅云满扉。

  •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杜甫杜甫 〔唐代〕

    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

    金甲相排荡,青衿一顦顇。

    呜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

    征夫不遑息,学者沦素志。

    我行洞庭野,歘得文翁肆。

    侁侁胄子行,若舞风雩至。

    周室宜中兴,孔门未应弃。

    是以资雅才,涣然立新意。

    衡山虽小邑,首唱恢大义。

    因见县尹心,根源旧宫閟。

    讲堂非曩搆,大屋加涂墍。

    下可容百人,墙隅亦深邃。

    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

    林木在庭户,密干叠苍翠。

    有井朱夏时,辘轳冻阶戺。

    耳闻读书声,杀伐灾髣髴。

    故国延归望,衰颜减愁思。

    南纪改波澜,西河共风味。

    采诗倦跋涉,载笔尚可记。

    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坠。

  • 赠沛禅师

    皇甫曾 〔唐代〕

    南岳满湘沅,吾师经利涉。

    身归沃洲老,名与支公接。

    净教传荆吴,道缘止渔猎。

    观空色不染,对境心自惬。

    室中人寂寞,门外山重叠。

    天台积幽梦,早晚当负笈。

  • 荆溪咏・渔家傲

    贺铸贺铸 〔宋代〕

    南岳去天才尺五。

    荆溪笠泽相吞吐。

    十日一风仍再雨。

    宜禾黍。

    秋成处处宜禾黍。

    坊市万家连岛屿。

    长杨□□□□□。

    □□□□□□□。

    能歌舞。

    刘郎不□□□□。

  • 平斋老先生游霅城叶氏园池有作俾次元韵

    释文珦 〔宋代〕

    名园无俗情,渔子往来密。

    凭阑古城近,屏翳秀石出。

    弁衡山献青,苕霅水□碧。

    好景吟不穷,烟霏又将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