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山的诗文
41 / 54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游衡山
衡山七十二,高是祝融峰。
下界蛮方近,中天岳势崇。
四维皆佛占,绝顶正秋浓。
翼宿平垂地,雷池暗起龙。
简书曾禹授,燔祭自周封。
拜庙巡阴石,看桥入古松。
雪深居板屋,日转动厨钟。
片水清如镜,洞庭微见踪。
-
拜张魏公墓下
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汤汤。
我公独何往,劒履在此堂。
念昔中兴初,孽竖倒冠裳。
公时首建义,自此扶三纲。
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
元戎二十万,一旦先启行。
西征奠梁益,南辕抚江湘。
士心既豫附,国威亦张皇。
缟素哭新宫,哀声连万方。
黠虏闻褫魄,经营久徬徨。
玉帛骤往来,士马且伏藏。
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
白首复来归,发短丹心长。
拳拳冀感格,汲汲勤修攘。
天命竟难谌,人事亦靡常。
悠然谢台鼎,骑龙白云乡。
坐令此空山,名与日月彰。
千秋定军垒,岋嶪遥相望。
贱子来岁阴,烈风振高冈。
下马九顿首,抚膺泪淋浪。
山颓今几年,志士日惨伤。
中原尚腥膻,人类几豺狼。
公还浩无期,嗣德炜有光。
恭惟宋社稷,永永垂无疆。
-
上清宝鼎诗二首(附存) 二
人生烛上花,光(乙作「火」)灭巧妍尽。
春风绕树头,日与化(戊作「花」)工(丁作「花工」)进。
只(戊作「惟」)知雨露贪,不闻(丁、戊作「念」)零落尽(甲无以上二句)。
我昔(乙、戊作「昔我」)飞骨时,惨见当涂坟。
青松霭朝(丁、戊作「明」)霞,缥缈山(戊作「上」)丁村。
既死明月魄,无复(丁、戊作「彼」)玻璃(乙、戊作「瓈」)魂。
念此一脱洒(戊作「酒」),长啸祭(甲、乙、戊作「登」)昆仑。
醉著鸾皇(甲、丁、戊作「凤」)衣,星斗俯可扪。
(见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卷三十《诗文补遗》录苏轼书李白诗墨迹。
出校各本,甲本为赵令畤《侯鲭录》卷二,乙本指《增修诗话总龟》卷十一引《王直方诗话》,丙本指《全唐诗》卷一八五引《王直方诗话》,丁本指《李白诗校注》据《唐宋诗醇》所录校语,戊本指《津逮秘书》本《东坡题跋》卷二)(〖1〗《东坡题跋》卷二:「余顷在京师,有道人相访,风骨甚异,语论不凡,自云常与物外诸公往还,口诵此二篇,云东华上清监清逸真人李太白作也。
」〖2〗《侯鲭录》卷二:「东坡先生在岭南,言元祐中有见李白酒肆中诵其近诗云:『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
』此非世人语也。
少游尝手录其全篇,少游敍云:『观顷在京师,有道人相访,风骨甚异,语论不凡,自云尝与物外诸公往还,口诵二篇,云东华上清监清逸真人李白作也。
』」)(〖3〗《王直方诗话》:「元祐八年,东坡帅定武,李方叔、王仲弓别于惠济,出示南岳典宝东华李真人像,又出此二诗,曰此李真人作也。
近有人于江上遇之得此,云即李太白也。
」〖4〗《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引东坡云:「予都下见有人携一纸文书,字则颜鲁公也,墨迹如未干,纸亦新健,其诗曰:『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
』此语非太白不能道也。
」今按:此诗第二首云:「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
」显然非李白所作。
就前所录北宋诸家有关获得此诗的记录而言,其作者约有以下几种可能:其一,北宋道士托名李白作;其二,李真人作,后传成李白作;其三,北宋道士录唐时遗诗而献于东坡;其四,东坡自作而伪称得之于他人,亦如解《八阵图》而称少陵托梦之类。
今莫详孰是。
因此二诗出处甚早,《全唐诗》及今贤补遗已录存其片断,故为补足而附存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