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适的诗文1 / 4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送友人向恬(括)[一](原卷作「括」。)州(斯二七一七)委迤吴山云,演漾洞庭水。 青枫既愁人,白频(苹)亦靡靡。 送君出京国,孤舟眇江泛。 (「江泛」,蒋云当作「江汜」。 )浮阳怨芳岁,况乃别行子。 括苍涨海壖,斯路天台[□]。 我有岩中念,遥寄四明里。 ([一]刘云:「『恬』乃『括』之误,今浙江丽水,唐避德宗讳改处州。 」)。 
- 
    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岁闰节华晚,众芳繁暮春。 霁日天地晴,元巳风景新。 禊饮传旧俗,古今欢此辰。 至乐在同和,丝竹奚所陈。 薰琴是赏心,姑射可凝神。 何必尚躭缅,浮觞曲水滨? (《太平御览》五九二《文部·御制》引《唐书》。 )(今按:两《唐书》本纪均不载,《全唐诗》另有一首不同。 )。 
- 
    宝应初征史朝义过虢州题僧寺壁(题拟)高僧居净域,客子恋皇宫。 试访毘耶室,旋(《大典》作「施」)游方丈中。 禅林吹梵响,忍草散香风。 妙说三元(《大典》作「玄」)义,能谈不二宗。 色空双已灭,内外两缘同。 识尽无生理,乃觉出凡(《大典》作「梵」,《金文最》作「樊」)笼。 (见光绪二年刊高锦荣纂《灵宝县志》卷八《艺文》下。 又见《金文最》卷七一许安仁大定十六年撰《御题寺重即唐德宗诗碑》(徐俊告)、《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二三引《洛阳志》〖张忱石告〗)(按:《永乐大典》引《洛阳志》:「御题寺,寺在灵宝南里。 唐宝应元年,德宗以皇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统兵征史朝义过)(之,题诗壁间。 厥后十七年即位,寺僧玄觉诣长安求寺额,诏以御题名之。 」其后又录无名氏诗云:「解鞍投宿得禅宫,识破浮生万境空。 夜静稍□簷外雨,朝来知是叶间风。 」此诗未详何代何人所作,姑附此。 清毕沅《中州金石记》卷五:「御题寺唐德宗诗碣,大定十六年立,许安仁记幷书,在御碑寺。 额正书云:『御题寺唐德宗天章碑。 』下为五律诗一首。 知年月人名者,据黄叔璥《中州金石攷》也。 」今按:《县志》录此诗原题作《题御碑寺》,然寺名因德宗此诗而得名,诗题显为后人追补。 今重为拟题。 黄叔璥书未见。 碑记,《县志》亦未收。 有关史事,两《唐书》、《通鉴》所记甚详,不具录。 )。 
 李适
李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