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山何道士有诗声杨伯子监丞盛称之以杨所取之诗求跋其后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道人幽吟岩壑底,伴晓猿啼秋鹤唳。

    自陶情性乐天真,一心不作求名计。

    一朝邂逅杨东山,诗声扬扬满世间。

    东山才与诚斋敌,手腕中有万斛力。

    为君翻九渊,探君骊龙珠。

    为君擘沧海,钩上珊瑚枝。

    丰城地下掘起龙泉太阿双宝剑,南山雾里窥见隠豹文章皮。

    是宝欲藏藏不得,总被东山手拈出。

    道人从此诗价高,石廪祝融争崒嵂。

    君不见弥明石鼎联句诗,千载托名韩退之。

  • 岳麓书院

    徐玑 〔宋代〕

    屋舍如庠序,读书兼教文。

    来兹望南岳,青似一重云。

    步遶丛山小,城看隔水分。

    欲知巡狩事,野老间能云。

  • 衡山道中遇雪四首 其四

    赵蕃赵蕃 〔宋代〕

    急雪几欲塞路,奔流更逢绝杭。

    惨惨不堪龟折,踆踆况度羊肠。

  •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

    赵蕃赵蕃 〔宋代〕

    昔我官白下,屡到清江上。

    清江众君子,我友或我丈。

    至今过其邦,眷恋若乡党。

    几思结庐居,风流共来往。

    柰何怀玉山,挽我不我放。

    去年五溪归,泊家长沙国。

    长沙今洙泗,不但谈贾屈。

    梁吴兄弟游,两周新旧识。

    咸能不我鄙,更复成我益。

    其余或一见,往往情如昔。

    自疑长沙人,宛类清江时。

    官期纵卒卒,行计犹迟迟。

    出门即风雪,怅此将安之。

    然薪旋烧酒,借笔追索诗。

    诗成何所属,兴落古湘西。

  • 次韵择之怀张敬夫

    朱熹朱熹 〔宋代〕

    往时联骑向衡山,同赋新诗各据鞍。

    此夜相思一杯酒,回头犹记雪漫漫。

  • 拜张魏公墓下

    朱熹朱熹 〔宋代〕

    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汤汤。

    我公独何往,劒履在此堂。

    念昔中兴初,孽竖倒冠裳。

    公时首建义,自此扶三纲。

    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

    元戎二十万,一旦先启行。

    西征奠梁益,南辕抚江湘。

    士心既豫附,国威亦张皇。

    缟素哭新宫,哀声连万方。

    黠虏闻褫魄,经营久徬徨。

    玉帛骤往来,士马且伏藏。

    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

    白首复来归,发短丹心长。

    拳拳冀感格,汲汲勤修攘。

    天命竟难谌,人事亦靡常。

    悠然谢台鼎,骑龙白云乡。

    坐令此空山,名与日月彰。

    千秋定军垒,岋嶪遥相望。

    贱子来岁阴,烈风振高冈。

    下马九顿首,抚膺泪淋浪。

    山颓今几年,志士日惨伤。

    中原尚腥膻,人类几豺狼。

    公还浩无期,嗣德炜有光。

    恭惟宋社稷,永永垂无疆。

  • 黄彦达之衡山有诗留别因次其韵

    刘子翚刘子翚 〔宋代〕

    穷腊冰霜千里客,此行何事更间关。

    永怀契阔徒酸鼻,无力吹嘘祇厚颜。

    铅椠一囊身计拙,烽烟匝地世途艰。

    曳裾端向龙门去,清梦犹应忆故山。

  • 送忍禅游方

    释慧空 〔宋代〕

    人言祖意不可说,未动唇吻先卷舌。

    虽然说著也不妨,道火何曾口边热。

    若作说会一重关,不作说会万重山。

    自家肚皮自家划,莫被傍人开眼瞒。

    忍禅少年心踊跃,买双草鞋穿两脚。

    天台南岳走一遭,铁额铜头须撞著。

  • 衡岳道中 其三

    陈与义 〔宋代〕

    城中望衡山,浮云作飞盖。

    朅来岩谷游,却在浮云外。

  • 自湘乡趋邵阳以避谤不敢取道衡岳有感五首 其三

    李纲李纲 〔宋代〕

    恭闻南岳魏夫人,绛节霓旌拥玉轮。

    我欲他年受真诀,先从碧海涤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