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诗文
5626 / 5629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翛公上人草书歌(题从《书苑菁华》)
真踪草圣今古有,翛公学得谁及否?
古人今人一手书,师今书成在两手。
书时须饮一斗酒,醉后扫成龙虎吼。
风雨飘(《书苑菁华》作「惊」)兮魍魉走。
千尺松枝如蠹朽,欲折不折横(《书苑菁华》作「挂」)岩口。
张旭骨,怀素筋,筋骨一时传斯人,斯人传得(《书苑菁华》作「是」)[妙]通神。
攘臂纵横草复真,一身疑是两人身。
(同前,原缺一字。
又见《书苑菁华》卷十七,作者署「史邕」,今据以校补。
)。
-
咏红叶题诗事(题拟)
长安百万户,御水日东注。
水上有红叶,子独得佳句。
子复题脱叶,流入宫中去。
深宫千万人,叶归韩氏处。
出宫三千人,韩氏籍中数。
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
寓居贵人家,方与子相遇。
通媒六礼具,百岁为夫妇。
儿女满眼前,青紫盈门户。
兹事自古无,可以传千古。
(见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五录张实《流红记》引)(按:红叶题诗故事,唐时已有三说,《流红记》述韩氏、于祐事为第四说,宋人或斥为衍唐人故事之小说。
张濬此诗,是否出于伪托,尚待考证。
)。
-
伏蒙仆射相公许崇龟攀和杜鹃花诗勒诸岩石伏以崇龟本乏成章矧恐绝唱徒荷发扬之赐终流唐突之爱将厕庭觐光叨荣被谨次前韵兼寄呈桂州仆射
碧幢红苑合洪钧,桂树林前信有春。
莫恋花时好风景,磻溪不是钓鱼人。
(见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桂林石刻》每一册《唐张濬刘崇龟杜鹃花唱和诗》)(按:张、刘二人诗刻摩崖在龙隐洞,高一尺五寸,宽二尺四寸,真书径八分。
刘诗下署衔曰:「前岭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刘崇龟上。
」末题记一行云:「干宁元年三月廿七日将仕郎前守监察御史张岩书。
」刘诗已收入《全唐诗》卷七一五,题仅作《寄桂帅》,有五字误,今重录之。
)。
-
还方干令(题拟)
一盏酒,一脔鲊,止见半臂著襕,何处口唇开袴。
(同前)(〖1〗《唐语林》云:「方干貌陋唇缺,味嗜鱼鲊,性多讥戏。
萧中丞典杭,军倅吴杰,患眸子赤。
会宴于城楼饮,促召杰。
杰至,目为风掠,不堪其苦。
宪笑命近座女伶,裂红巾方寸帖脸,以障风掠。
时在席,因为令戏杰曰〖略〗。
杰还之曰〖略〗。
一席绝倒。
尔后人多目干为『方开袴』」。
按:《唐摭言》卷十三载方干与龙丘李主簿互嘲酒令,均为六言四句,内容相近,为同一嘲谑之不同传本。
六言二首已收入《全唐诗》卷八七九。
)。
-
弄珠吟(《景德传灯录》卷三十作《玩珠吟二首》之一)
般若神(《灯录》作「灵」)珠妙难测,法性海中亲认得。
隐现时游五蕴山(《灯录》作「隐显常游五蕴中」),内外光明大神力。
此珠无状非大小,昼夜圆明悉能照。
(《灯录》作「此珠非大亦非小,昼夜光明皆悉照」。
)用时无处复无踪(《灯录》作「觅时无物又无踪」),行住(《灯录》作「起坐」)相随常了了。
先圣相传相指授,信此珠人世希有。
智者号明不离珠,迷人将珠不识走。
(以上四句,《传灯录》作「黄帝曾游于赤水,争听争求都不遂。
罔像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伪。
」)吾师权指喻摩尼,采人无数入(《灯录》作「溺」)春池。
争拈瓦砾将为宝,智者安然而得之。
言下非近亦非远(《灯录》作「森罗万象光中现」),体用如如转无转。
万机珠对(《灯录》作「消遣」)寸心中,一切时中巧方便。
皇帝曾游于赤水,视听争求都不遂。
罔像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伪。
非自心,非因缘,妙中之妙玄中玄。
森罗万像光中现,寻之不见有根源。
(《灯录》无以上九句)烧六贼(《宗镜录》卷七六「贼」下有「兮」字),烁四(《灯录》作「众」)魔,能摧我山(《宗镜录》作「摧我山兮」)竭爱(《灯录》作「我」)河。
龙女灵山亲献佛,贫儿衣里几(《宗镜录》作「枉」,《灯录》作「下任」)蹉{趷右下为也}。
亦非性,亦非心(《灯录》二「非」字皆作「名」),非性非心超古今。
体绝名言名不得(《灯录》作「全体明时明不得」),权时题作《弄珠吟》。
(以上皆见影印日本花园大学图书馆藏高丽覆刻本南唐招庆寺静筠二僧著《祖堂集》卷四)。
-
蒸豚(王中令既平蜀,捕逐余寇,与步队〖队伍〗相远,饥甚,乃入一村寺中。主僧醉甚箕踞,公怒,欲斩之。僧应对不慑,公奇而释之。间求蔬食,僧云:「有肉无蔬。」公益奇之。餽以蒸豚头,食之甚美。公喜,问僧:「止能饮酒食肉耶,抑有他技耶?」僧自言能诗。公令赋蒸豚诗,援〖操〗笔立成。诗云〖见下〗。公大喜,与紫衣,赐号为蜀中诗僧。)
嘴长毛短浅含臕,久向山中食药苗。
蒸处已将蒸叶裹,熟时兼(一作「更」)用杏浆浇。
红鲜雅称食盘饤(一作贮),软熟真堪玉筯挑。
若把膻根来比并,膻根只合吃(一作「唤」)藤条。
(《五代诗话》七引《百斛明珠》。
《全五代诗》六十引《东坡志林》)(〖1〗见《仇池笔记》卷下、《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