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翕的诗文
12 / 12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行路难二十篇(幷序) 第一章明心非断常
君不见自心非断亦非常,普在诸方不入方。
亦复不依前后际,又复非圆非短长。
湛然无生亦无灭,非白非黑非青黄。
虽复念虑知诸法,而实不住念中央。
众生入而无所入,虽取六境无所伤。
智者分明了知此,是故号曰法中王。
自悟知此非知法,因尔智慧等金刚。
不藉外缘资内府,戒定慧品自闲防。
安住普超三昧顶,忆想颠倒永消亡。
觉诸烦恼真如相,称此空名为道塲。
为众班宣演常教,如此妙义未曾彰。
行路难,路难微妙甚难行。
若以无知照知法,现前证得本无生。
-
行路难二十篇(幷序) 第二十章明菩提微妙
君不见无上菩提最为近,四大五阴皆深奥。
其实清净妙难知,不悟此心真卒暴。
和合性中无有实,是故称为诸法要。
于中无妄亦无真,只用无为作微妙。
寻其体寂不应言,假为众生立名号。
若知名号即非名,解了众生知佛教。
觉知无因之正因,当得无因无果报。
善达贪爱得无生,无名去来无动摇。
不见圣果异凡情,分别圣凡还复倒。
若人无愿齐无修,必定当为世间导。
行路难,路难非秽亦非净。
是非双泯复还存,泯存叵测见真性。
-
行路难二十篇(幷序) 第十九章明无觉精进
君不见正心修行诸佛子,以见非心故不忧。
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风伤逼岂怀愁。
随风东西无我所,独脱逍遥不系舟。
设使住时终非住,走遍十方而不流。
不见我时于无我,善哉设性任沈浮。
世间妄想无真实,吾于此中何所求?
只用非心觉非学,亦复正修于不修。
若人不知如此处,不应称名作比丘。
为个痴心作奴仆,爱结缠之不自由。
而此更增诸苦恼,永劫长涂三界囚。
生死相连弥复甚,盼不能得永长休。
行路难,路难无令过诸念。
无念之念乃为真,真念无真还自炎。
-
行路难二十篇(幷序) 第六章明心性无染
君不见智人求心不求佛,诸法寂灭即贪淫。
爱欲贪淫从心起,我亦征心于无心。
若也求心复不得,自然无处起贪淫。
贪淫无起亦无灭,颠倒非浅亦非深。
又亦不得非贪欲,无得不得妙难寻。
三毒性中恒如此,具足常同坚固林。
余事贪淫为佛事,更无三毒横相侵。
若求出离还沉没,分别出没还复沈。
诸佛善得于三毒,众生虚妄不能任。
我亦勤修三毒性,更不愿求诸佛心。
行路难,路难心中本无物。
无物即是净菩提,无见心中常见佛。
-
行路难二十篇(幷序) 第十章明寂灭无心常行精进
君不见寂灭性中无寂灭,真实觉中无觉和。
亦复无有无知觉,清虚寂寞离方规。
法性自尔无因致,忆想颠倒性无为。
正使飘流遍三界,于其心中实不移。
无去无来亦无住,善达无住亦无亏。
诸佛世雄非尊大,三毒四倒亦非卑。
却寻缘心无所得,无缘心中缘复弥。
若欲速去无上道,无知三毒性能资。
三毒生于三解脱,七识还生七觉支。
倒心去来无有实,去来无急亦无迟。
觉诸烦恼观前境,但自惩心而却推。
心本无根何有本,六尘五欲不能拘。
行路难,路难微妙甚希奇。
昔日殷勤勇精进,不知精进背无为。
-
歌
诸佛村乡在世界,四海三田遍满生。
佛共众生同一体,众生是佛之假名。
若欲见佛看三郡,田宅园林处处停。
或飞虚空中扰扰,或掷山水口轰轰。
或结群朋往来去,或复孤单而独行。
或使白日东西走,或使暗夜巡五更。
或乌或赤而复白,或紫或黑而黄青。
或大或小而新养,或老或少旧时生。
或身腰上有灯火,或羽翼上有琴筝。
或游虚空乱上下,或在草石乱纵横。
或无言行自出宅,或入土抗暂寄生。
或攅木孔为乡贯,或遍草木或窠城。
或转罗网为树巷,或卧土石作阶厅。
诸佛菩萨家如是,只个名为舍卫城。
(同前)。
-
行路难二十篇(幷序) 第十三章明寂静无照无得
君不见诸法但假空施设,寂静无门为法门。
一切法中心为主,余今不复得心源。
究检心源既不得,岂知诸法并无根。
用此无根心照境,照之分明弥复惛。
即此惛心还自照,正照之理未曾存。
照之与境俱差异,是故智士不能论。
世人往往强分别,无中照见乱精魂。
若能智照亡非照,分别智照复还奔。
诸法本尔谁人作,寂静无寂亦无喧。
故知众生颠倒想,还是众生无上尊。
行路难,路难舍痴而非痴。
飞禽走兽我能伏,只个心贼独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