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波乐 十一

    王梵志 〔唐代〕

    凡夫有喜有虑,少乐终日怀愁。

    一朝不报明冥,常作千岁遮头。

    财色□(陈补「只」字)缘不足,尽夜拪㨝规求。

  • 回波乐

    王梵志 〔唐代〕

    回波[尔](来)时[六](大)(均从任校)贼,不如持心断惑。

    纵使诵经千卷,眼里见经不识。

    不解佛法大意,徒劳排文数黑。

    头陀兰若精进,希望后世功德。

    持心即是大患,圣道何由可克。

    若悟生死之(任校作「如」)梦,一切求心皆息。

    (按:原卷此首前题「王梵志回波乐」六字,以下连抄。

    任谓此首及以下六皆属《回波乐》之作。

    )。

  • 诗(幷序) 一一二

    王梵志 〔唐代〕

    出门拗头戾跨,自道行步趋锵。

    伺命把棒忽至,遍体白汗如浆。

    撮你不得辞别,俄尔眷属分张。

    合村送就旷野,回来只见空床。

  • 诗(幷序) 七十五

    王梵志 〔唐代〕

    兀兀身死后,冥冥不自知。

    为人[何](可)必乐,为鬼何[必]悲。

    [竞](竟)地徒张眼,诤官慢竖眉。

    窟[里](裹捋)长[展](鹿)脚,[将]知我是谁(友)?

    (均从项校)。

  • 诗(幷序) 六十五

    王梵志 〔唐代〕

    观此身意相,都由水火风。

    有生皆有灭,有始皆有终。

    气聚即为我,气散即成空。

    一群泊(项校「怕」)死汉,何以(张改「似」,项校「异」)叫(项校「叩」)头虫。

    (以上三首,张锡厚分为五首,似未允。

    )。

  • 诗(幷序) 二十

    王梵志 〔唐代〕

    道士头侧方,浑甚(张改作「身」)总着黄。

    无心礼拜佛,恒贵天尊堂。

    三教同一体,徒自[浪](朗)褒扬。

    一被(项校「种」)沾贤圣,无弱[亦](赤)无强。

    莫为分别相,师僧自设长。

    同尊佛道教,凡恪(项、戴校「俗」)送衣裳。

    粮食逢医药,垂死续命汤。

    敕取一生活,应报上天堂。

  • 七一

    王梵志 〔唐代〕

    贷人五𥐿米,(「𥐿米」,伯三七一六卷作「斗」。

    )送还一硕粟。

    (「硕」,伯三五五八、伯四○九四卷作「石」。

    )算时应有余,剩者充臼直。

  • 五六

    王梵志 〔唐代〕

    有钱莫掣⿰忄霍,(「⿰忄霍」,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攉」。

    )不得是(一本作「事」。

    )奢华。

    乡里人儜恶,差科必破家。

  • 王梵志 〔唐代〕

    孔怀须敬重,同气并连枝。

    不见恒山鸟,孔子恶闻离。

  • 王梵志 〔唐代〕

    昔日田真「分」,(「分」,据伯三五五八卷补。

    )庭荆当即衰。

    平章却不异,其树复还滋。

    (「复」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