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谶 二十二

    菩提达摩 〔唐代〕

    鸟来上高堂欲兴(《天圣广灯录》作「惊」),白云入地色还青。

    天上金龙日月明,东阳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天圣广灯录》作「珠」)轮重复轻,虽无心眼转惺惺(《天圣广灯录》作「醒醒」)。

    不见(《天圣广灯录》作「具」)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

    不说姓字但验(《天圣广灯录》作「签」)名,意寻书卷错开(《天圣广灯录》作「看」)经。

    口谈(《天圣广灯录》作「说」)恩幸心无情,或去或来身不停。

    (以上七首见《卍续藏经》本《祖庭事苑》卷八,原注:「未见注八首。

    」「路上忽逢深处水」一首已见《祖堂集》。

    《天圣广灯录》卷六收二十三首,缺「初首不称名」一首,各首均无注)(按:以上诸谶,云为菩提达磨所作,显为依托。

    其作者,应为南宗禅僧,较大的可能为南岳怀让、马祖道一一系的禅僧。

    诸谶中所述事,以石头希迁、马祖道一为最迟,因知作者应为德宗以后人。

    《祖堂集》成书于南唐间,诸谶伪托之下限,疑不迟于唐末。

    )。

  • 送杨少府贬郴州

    王维王维 〔唐代〕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 题壁 其一

    和庵主 〔宋代〕

    自从南岳来雪窦,二十余年不下山。

    两处居庵身已老,又寻幽谷养衰残。

  •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 其八

    汪元量 〔元代〕

    南岳诸峰处处嘉,麻鞋竹杖蹑青霞。

    山前已见九杈□,洞里不逢三朵花。

    岩瀑垂垂腾晓蜃,野田渺渺落寒鸦。

    衡阳鼓角风悲咽,游子斯时正忆家。

  • 送张宗甫兄弟楚观登舟赴湖北试

    文天祥文天祥 〔宋代〕

    金螺晓气照人寒,手把天浆领佩环。

    夜月送鱼来赤壁,秋风吹雁发衡山。

    东南折处旗花见,牛女光中槎影还。

    见说青年文赋好,士龙一笑共云间。

  •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其五

    方回 〔元代〕

    诗人而寿者,近有数老仙。

    后有陆放翁,前有曾茶山。

    亦复有二赵,南塘与章泉。

    年皆八九十,至今诗集传。

    南岳五藁出,岂无刘后村。

    老妓风水僧,两诗太不然。

    三生感容堂,晚节尤可怜。

    虚叟年七十,努力当勉旃。

  • 悼梁公

    赵汝谔 〔宋代〕

    鹤发童颜两鬓星,一经庭训已成名。

    倏惊南岳长庚堕,怪底西岩暮日倾。

    爵锡九重恩正洽,骨埋三尺土犹馨。

    贤郎连步从阶上,次弟褒封到墓茔。

  • 寄南岳故人

    李德真 〔宋代〕

    只自章江别,吴枫又几霜。

    天遥人在岳,月冷梦浮湘。

    红树猿孤啸,黄云雁一行。

    楼高添远恨,不敢望斜阳。

  • 禹柏 其一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奕奕衡山禹甸之,功成手植万年枝。

    苍然柯派孤根出,如见九州疏濬时。

  • 偈颂七十一首 其五四

    释了惠 〔宋代〕

    屋前基业,屋后生涯。

    堂堂妙用,不假安排。

    暑退凉飚起,燕归鸿鴈来。

    天台南岳,峨嵋五台。

    新罗击皷大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