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山的诗文
48 / 54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次韵公弱寄胡强仲
念昔谪海南,路尘吹瘴风。
未即弃沟壑,尚在拴索中。
亲朋半天下,万里不一逢。
髯胡岂有罪,乃肯与我同。
情亲等昆弟,使令惟西东。
时为解我语,道大自不容。
邵阳雨中别,涕泪落无从。
我伴有形影,渠归无仆僮。
三年锻百巧,遂成瘖与聋。
今日复何日,岳寺闻楼钟。
聚观迎万指,登睫排千峰。
黄泉天复见,白骨肉已重。
髯虽未对面,音问已喜通。
夫子佐岣嵝,有道如葛洪。
笔力扛九鼎,奇语出遽匆。
长篇春争丽,送我归新丰。
且约老南岳,幅巾追瘦筇。
拊手辄大笑,此计随虚空。
山林当付我,君事侯与公。
麒麟未易系,健鹘那可笼。
-
谶 二十二
鸟来上高堂欲兴(《天圣广灯录》作「惊」),白云入地色还青。
天上金龙日月明,东阳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天圣广灯录》作「珠」)轮重复轻,虽无心眼转惺惺(《天圣广灯录》作「醒醒」)。
不见(《天圣广灯录》作「具」)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
不说姓字但验(《天圣广灯录》作「签」)名,意寻书卷错开(《天圣广灯录》作「看」)经。
口谈(《天圣广灯录》作「说」)恩幸心无情,或去或来身不停。
(以上七首见《卍续藏经》本《祖庭事苑》卷八,原注:「未见注八首。
」「路上忽逢深处水」一首已见《祖堂集》。
《天圣广灯录》卷六收二十三首,缺「初首不称名」一首,各首均无注)(按:以上诸谶,云为菩提达磨所作,显为依托。
其作者,应为南宗禅僧,较大的可能为南岳怀让、马祖道一一系的禅僧。
诸谶中所述事,以石头希迁、马祖道一为最迟,因知作者应为德宗以后人。
《祖堂集》成书于南唐间,诸谶伪托之下限,疑不迟于唐末。
)。
-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
金甲相排荡,青衿一顦顇。
呜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
征夫不遑息,学者沦素志。
我行洞庭野,歘得文翁肆。
侁侁胄子行,若舞风雩至。
周室宜中兴,孔门未应弃。
是以资雅才,涣然立新意。
衡山虽小邑,首唱恢大义。
因见县尹心,根源旧宫閟。
讲堂非曩搆,大屋加涂墍。
下可容百人,墙隅亦深邃。
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
林木在庭户,密干叠苍翠。
有井朱夏时,辘轳冻阶戺。
耳闻读书声,杀伐灾髣髴。
故国延归望,衰颜减愁思。
南纪改波澜,西河共风味。
采诗倦跋涉,载笔尚可记。
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