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荀道士归庐山

    李端李端 〔唐代〕

    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

    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

    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

  • 小重山・何地无溪祗欠人

    赵蕃赵蕃 〔宋代〕

    何地无溪祗欠人。

    有翁年八十,住其滨。

    直钩元不事丝缗。

    优游尔,聊以遂吾身。

    陶令赋归辰。

    未尝轻出入,犯风尘。

    江洲太守独情亲。

    庐山醉,谁主复谁宾。

  • 陈舜俞 〔宋代〕

    老来惟有看山癖,踏雪来寻洞府春。

    已爱匡庐无俗骨,更逢姑射露天真。

    参差玉树千岩里,高下蓝田一水滨。

    乘兴去留人莫怪,风流元是剡中人。

  •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孟郊孟郊 〔唐代〕

    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

    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

    手中飞黑电,象外泻玄泉。

    万物随指顾,三光为回旋。

    聚书云霮䨴,洗砚山晴鲜。

    忽怒画虵虺,喷然生风烟。

    江人愿停笔,惊浪恐倾船。

  • 送刘四赴夏县

    李颀李颀 〔唐代〕

    九霄特立红鸾姿,万仞孤生玉树枝。

    刘侯致身能若此,天骨自然多叹美。

    声名播扬二十年,足下长途几千里。

    举世皆亲丞相阁,我心独爱伊川水。

    脱略势利犹埃尘,啸傲时人而已矣。

    新诗数岁即文雄,上书昔召蓬莱宫。

    明主拜官麒麟阁,光车骏马看玉童。

    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

    扶南甘蔗甜如蜜,杂以荔枝龙州橘。

    赤县繁词满剧曹,白云孤峰晖永日。

    朝持手板望飞鸟,暮诵楞伽对空室。

    一朝出宰汾河间,明府下车人吏闲。

    端坐讼庭更无事,开门咫尺巫咸山。

    男耕女织蒙惠化,麦熟雉鸣长秋稼。

    明年九府议功时,五辟三征当在兹。

    闻道桐乡有遗老,邑中还欲置生祠。

  • 三峡桥

    孔武仲 〔宋代〕

    庐山到此深,面面皆叠嶂。

    安知九江滨,自有三峡壮。

    层崖合飞流,深谷呀百丈。

    颇闻开辟初,融结固异状。

    帝遣六天丁,开凿就空旷。

    划为双门关,拔作两城障。

    乔林叠帷幄,怪石蹲犀象。

    高泉落其间,快若翻瓮盎。

    雷动正轰磕,龙吟更凄怆。

    萦流十里间,余怒犹奔放。

    诗人细评品,价出瀑布上。

    山祇苦闷蓄,可探不可望。

    我来搜奇古,秋色正明亮。

    初观虽震慴,少定亦恬荡。

    复值朝日升,光景相荡漾。

    如倚明月宫,俯看银河浪。

  • 三峡桥

    陈舜俞 〔宋代〕

    银河源源天上流,新秋织女望牵牛。

    洪波欲渡渡不得,以鹊为桥诚拙谋。

    胡不见庐山三峡水,此源亦接明河底。

    擘崖裂嶂何其雄,崩雷泄云势披靡。

    飞鸟难过虎豹愁,四时白云吹不收。

    烛龙此地无行迹,六月游子披貂裘。

    谁将巨斧凿大石,突兀长桥跨苍壁。

    行车走马安如山,下视龙门任淙激。

    寄言牛女勿相疑,地下神工犹更奇。

    唤取河边作桥栋,一年不必一佳期。

  • 桐庐山中赠李明府

    孟郊孟郊 〔唐代〕

    静境无浊氛,清雨零碧云。

    千山不隐响,一叶动亦闻。

    即此佳志士,精微谁相群。

    欲识楚章句,袖中兰茝薰。

  • 庐山杂兴 其一○

    释道潜 〔宋代〕

    山深云物清,挹玩洗浮虑。

    昨日行涧南,飘然即芒屦。

    风潭耿危彴,晚与樵争度。

    隔水认梅花,方惊岁华暮。

    幽人眇江海,乐事期谁预。

    山月独多情,娟娟迟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