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

    张九龄张九龄 〔唐代〕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

    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

    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

    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

    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 瀑布

    江为 〔唐代〕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录自《吉石盦丛书》本宋陈舜俞《庐山记》卷四。

    )。

  • 题璇公山池

    李颀李颀 〔唐代〕

    远公遯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余玄度得相寻。

  • 圆通行

    陈舜俞 〔宋代〕

    庐山之西形势聚,无位真人依位住。

    地祇掣锁金城开,石龙喷水银潢注。

    峰峦约勒万马回,杉松自作千兵护。

    宝殿峥嵘跨碧霄,圆容丽服微西顾。

    江南妃子亲施田,香饭供僧无亿数。

    法焰相传十二人,师泛铁船杨子渡。

    杨子渡头秋风高,霹雳驾雪翻惊涛。

    中有渔家妙绝手,一钓三山连六鳌。

    纵时大地悉震恐,收来尘刹无纤毫。

    当年曾许心莫逆,今朝又作圆通客。

    挂冠已脱尘俗缘,一心愿住清凉国。

    清凉之国进能知,日长马倦人多迷。

    从来闻说曹溪路,只今踏断庐山西。

  • 寄庐山真上人

    李端李端 〔唐代〕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猨声证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 白鹿洞谒先生祠堂呈李梦开教授是日李入洞讲书

    陈文蔚 〔宋代〕

    先师紫阳翁,雅爱穷幽微。

    前贤有遗迹,所至皆发挥。

    千古庐山高,白鹿遇亦希。

    何人实经始,閟藏启天机。

    临流勘书台,隠然钓鱼矶。

    圣朝始加贲,泉石生光辉。

    榛莽百年中,潜长虎豹威。

    衣冠固不论,樵牧亦寥稀。

    今昔有显晦,山川无是非。

    先生适剖竹,按图重歔欷。

    斩荆得遗址,涧绕山合围。

    买田敞堂塾,岂将终遁肥。

    学子共栖集,相与咏而归。

    继圣讲绝学,咳唾落珠玑。

    此理忽森著,鱼鸢真跃飞。

    小子恨晚遇,讲席吊及依。

    升堂拜遗像,泫然涕沾衣。

    幸今主盟人,高识可与几。

    光风霁月意,端欲贤圣希。

    时来一讲订,诸生佩弦韦。

    超然此会意,规范喜无违。

    徘徊不忍去,暮宿留山扉。

    因极昔游处,恍如身泗沂。

    矧复洞中友,进步方𬴂𬴂。

    永矢忘世味,来食此山薇。

  • 闻杜牧赴阙

    伍乔伍乔 〔五代〕

    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

    峡云难卷从龙势,古劒终腾出土光。

    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

    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钓乡。

  • 宿四望山下望庐山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过湖见远岫,澹若横碧烟。

    晨蔚动霁晖,春滋涵雨鲜。

    人世那有此,必疑是庐山。

    宿惊恍未定,欲问无暇言。

    落日泊四望,诸峰森在前。

    老夫急亲指,舟子答果然。

    平地起屏障,倚空开旗旜。

    潜抱秀润质,不露奇怪颜。

    乃知名山尊,未与凡岭班。

    严重王公体,雍容德人贤。

    何必出锋锐,要骇俗子观。

    坐令我生敬,瞻仰忘忧端。

    更待孤月出,开篷望晴峦。

  • 三峡桥

    孔武仲 〔宋代〕

    庐山到此深,面面皆叠嶂。

    安知九江滨,自有三峡壮。

    层崖合飞流,深谷呀百丈。

    颇闻开辟初,融结固异状。

    帝遣六天丁,开凿就空旷。

    划为双门关,拔作两城障。

    乔林叠帷幄,怪石蹲犀象。

    高泉落其间,快若翻瓮盎。

    雷动正轰磕,龙吟更凄怆。

    萦流十里间,余怒犹奔放。

    诗人细评品,价出瀑布上。

    山祇苦闷蓄,可探不可望。

    我来搜奇古,秋色正明亮。

    初观虽震慴,少定亦恬荡。

    复值朝日升,光景相荡漾。

    如倚明月宫,俯看银河浪。

  • 桐庐山中赠李明府

    孟郊孟郊 〔唐代〕

    静境无浊氛,清雨零碧云。

    千山不隐响,一叶动亦闻。

    即此佳志士,精微谁相群。

    欲识楚章句,袖中兰茝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