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李公父书来问字

    魏了翁魏了翁 〔宋代〕

    圣学不嗣千余年,并与小学遗其传。

    其间明道宁乏贤,谓书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

    动以经史为执言,岂知魏晋几变迁。

    况今经字宗开元,请观未有韵书前。

    训纂字林形相沿,形声迭推义乃全。

    韵书既作人趋便,未能书法穷根原。

    但以声韵求诸篇,形存声亡韵亦牵。

    叔重少温工磨研,二徐郑郭相后先。

    书法頼此差绵延,许李焉得无谬愆。

    楚金分韵犹拘挛,若更舍此徇俗妍。

    不学操缦求安弦,玉清道士来临川。

    用意周鼓兼泰山,携书过我渠江边。

    试令立柱与画卷,椳𫔶畿础杗桷椽。

    已能谐世而取怜,犹欲度外求方圜。

    眉山夫子思涌泉,相与共讲扶其偏。

    道士稇载明当还,更以一语申卷卷。

    能于此处知其端,事事物物谁非天。

    九章八卦莫不然,一毫人力无加焉。

  • 拜颜鲁公像

    张元干张元干 〔宋代〕

    吴兴祠堂祀百世,凛凛英姿有生意。

    坐令异代干没儿,莫敢徜徉来仰视。

    唐家纲纪日陵迟,僭窃相连益昌炽。

    我公人物第一流,皇天后土明忠义。

    屹然砥柱立颓波,未觉羊肠隳坦履。

    欲回希烈叛逆心,老夫但知朝觐礼。

    年垂八十位太师,平生所欠惟死耳。

    死重泰山古所难,杞鬼窃柄犹偷安。

    安知我公本不死,汝曹有知当骨寒。

    丰碑法书屋漏雨,政与丹青照千古。

    天遣神物常守护,要使乱臣贼子惧。

  • 某偷惰不强日陷罪恶元忠哀怜惷愚未忍诛绝赐诗为戒佩服弗忘韵险且长赓和未逮聊作短句以代负荆

    彭汝砺 〔宋代〕

    小人无远虑,苟志怀与安。

    富贵本浮云,百计图一完。

    辰乎来之迟,玩弄如等闲。

    其不为禽狄,不能分寸间。

    故人哀怜之,投以药石言。

    伏读夜达旦,颜汗肌骨寒。

    顾惟壮盛时,气大力亦敦。

    泰山陟其颠,不见宇宙宽。

    荡舟绝溟渤,独自观其澜。

    老大不自强,喑嘿甘素餐。

    更欲盗恩荣,归取妻子欢。

    自非仁人心,孰肯救此患。

    过恶苟容改,勿惮提耳烦。

    将大书诸绅,佩服永弗谖。

  •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李白李白 〔唐代〕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劒,屈彼淮阴人。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 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

    薛克构 〔唐代〕

    龙图冠胥陆,凤驾指云亭。

    非烟泛济浦,绿字启河汀。

    画裳晨应月,文戟曙分星。

    四田巡揖礼,三驱道契经。

    行欣奉万岁,窃抃偶千龄。

  • 玉楼春・我公两器兼文武

    毛滂 〔宋代〕

    我公两器兼文武。

    谈笑岩廊无治古。

    红颜绿发已官高,赤舄绣裳今仲父。

    我欲形容无妙语。

    颂穆清风须吉甫。

    望公聊比泰山云,岁岁年年天下雨。

  • 挽少保王平章二首 其一

    陈著陈著 〔宋代〕

    气貌古心盎,渊源早学成。

    三朝尊汲直,四海颂夷清。

    忧国生如死,诚身实过名。

    巍巍叔季世,人重泰山轻。

  • 和邹守鹿鸣宴

    许应龙 〔宋代〕

    贤守声名重泰山,肯将曲学误儒冠。

    相期素节终身履,不道青云得路难。

    多士联翩阊阖去,忠言凌厉雪霜寒。

    朱轓指日归枫禁,廷策烦公具眼看。

  • 呈刘通判 其二

    赵蕃赵蕃 〔宋代〕

    阴伏阳升直泰辰,当年犹想降庚寅。

    泰山北斗人皆仰,和气春风德有邻。

    会即吹嘘九天上,岂徒风月五溪滨。

    不惟相国同年契,更有齐年相国人。

  • 里有蒋生者颇志于学迫于贫困吾叔德先见而怜之赡其有无使从胡经仲学作诗勉之

    吴芾 〔宋代〕

    君不见昔日泰山孙先生,蹭蹬穷途道未行。

    读书有志破万卷,置锥无地可躬耕。

    高堂亲老仰甘旨,未免道路长营营。

    睢阳客舍一再过,牢落谁人如姓名。

    文正范公真好士,一见宾阶喜气形。

    深知先生非乞客,金在泥沙玉在荆。

    底事穷年事奔走,厄贫废学诚可矜。

    因留乡校周所急,奉亲为学使有成。

    先生果不负公望,行益修兮经益明。

    十年声名动廊庙,天下望之如日星。

    一代儒宗君试数,谁不首以先生称。

    向使不遇文正公,亦将因循埋没如腐萤。

    吁嗟此风寂寞久,岂是𤱶亩无如先生之才能。

    世人俗眼弃贫贱,胸中壮气空峥嵘。

    吾家叔父特达士,汪汪伟量如沧溟。

    比隣有蒋生,所志在穷经。

    迫于饥寒故,无以赡亲庭。

    不问师道己未足,聚训青衿已十龄。

    锐志日已丧,尘事日已婴。

    顾虽仅能供子职,而此术业何由精。

    吾叔念之为慨然,一见自待如父兄。

    恐子坐穷竟废弃,亟使就学趋准绳。

    况有括苍胡夫子,传道吾里作世程。

    执经座下子无忽,子之所须吾其应。

    倾囷倒廪略无靳,阔视世俗亲疏情。

    我闻此事犹叹息,俗士闻之应骇惊。

    近来世道太浇薄,骨肉犹作锱铢争。

    故虽有子尚不教,但欲黄金自满籝。

    安能推其余,以及异姓忘爱憎。

    伟哉吾叔贤,远继文正公之英声。

    蒋生其勉之,无使后人独羡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