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的诗文
29 / 4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 其一九
结髪观国光,壮年跻膴仕。
怀恩重泰山,欲报轻小己。
幸立不讳朝,缄默诚可耻。
晨趋玉陛前,暮谪闽山里。
飘零若萍梗,此志谁复纪。
行藏岂异途,川流与渊止。
不如饮美酒,世态何足恃。
-
观国朝故事 其二
昔在康定初,元昊叛西陲。
朝廷起韩范,节制阃外师。
二公人中龙,材畧超等夷。
匈中百万兵,对面千里机。
不比大老子,而令虏能欺。
深期复灵夏,重勒燕然碑。
军中果兴谣,西贼心胆隳。
逆节遂称臣,战士解甲归。
社稷安泰山,四海绝疮痍。
堂堂宁复有,为作思贤诗。
-
岱岳篇雪中送华山人东游
七十二君已绵邈,乾坤只今留岱岳。
烟书云篆吊秦碑,万圣千灵朝汉朔。
白日雕旛路相望,夜深仙乐张天上。
日观天门踊跃登,芒作双鞋藜作杖。
匹练吴门见几人,向来寂寞空山春。
溪花谷树忽生色,一朝若为山人新。
君行正直年华谢,山雪纷纷向君下。
去看九州玉削成,孤高始信岱岳名。
若趁长风竟飞举,鹅毛柳絮同身轻。
-
送刘不已推官罢奉符尉入都注拟
少年读书破万卷,河朔声名压诸彦。
词场百战功不成,晚得青衫非所愿。
白头况有北堂亲,斗禄强须甘冗贱。
三年一尉泰山下,簿领区区事弓箭。
追穷寇盗走山谷,肯为风霜辞怯懦。
要功冀赏本无心,脱去仅能逃所谴。
草枯蓬断岁将徂,结束行装抵京县。
达官贵吏急贤材,一鹗君须预论荐。
投竿舍筑去作相,邂逅风云一朝变。
造物于人自有时,未足为君生忿怨。
-
和楼志国范君武读胡尉临安所获颜鲁公书断碑
书名唐世凡几人,鲁公运笔独有神。
当年一字百金直,异代傥获宜尔珍。
公尝道直不容内,江湖出走刺史轮。
东南挥翰落几郡,在处巨迹刊坚珉。
石坚字巨未应泐,旋复五代遗荒屯。
州镇寻兵寺观火,缺碑毁碣埋泥尘。
乾坤岂亦爱字宝,不使久屈卒不伸。
脗合阴假好事手,得此断石溪山垠。
苔封土蚀初莫省,一洗烂若开三辰。
不由名氏验体法,气质浑厚知颜筋。
点端屹如泰山立,画劲森似长戟陈。
宁同枣木浪传刻,少陵尤恶肥失真。
苍茫疑闻地灵泣,为失此石后土贫。
好事得之不自有,能广墨本遗其伦。
始从君武惬传玩,大句感发惊儒绅。
写公勋德无一欠,何必读史劳吾唇。
青衫志国继高唱,首论书法词逾新。
末言公忠死贼刃,不觉愤泪沾予巾。
昔人谓书乃心画,浮沉直挠皆相循。
公心远可此书鉴,体不姿媚一以淳。
严严古气自盘薄,宜汝希烈不得臣。
虽云笔力夺元化,济以忠谊重万钧。
后来忠谊弗公学,磨铅临帖虚终身。
李斯篆隶岂不好,彰彰奸迹流自秦。
乃知一艺不独善,所贵名节坚松筠。
鲁公之书以名贵,历代共宝无沉堙。
-
奉和正日临朝
时雍表昌运,日正叶灵符。
德兼三代礼,功包四海图。
逾沙纷在列,执玉俨相趋。
清跸喧辇道,张乐骇天衢。
拂蜺九旗暎,仪凤八音殊。
佳气浮仙掌,熏风绕帝梧。
天文光七政,皇恩被九区。
方陪瘗玉礼,珥笔岱山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