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家书

    李德谷 〔唐代〕

    琼与中原隔,自然音信疎。

    天涯无去雁,船上有回书。

    一别五年外,相思万里余。

    开缄更多感,老泪湿霜须。

    (《光绪崖州志》二一《艺文》(周建国云:李德裕大中元年贬崖州,三年冬卒。

    「别五年外」之「五「当作「三」。

    )。

  • 题云居上寺

    王潜 〔唐代〕

    万木千峰空鸟喧,潺潺[溪]水下长川。

    人来石室藏何处。

    一迳归时带暮烟。

    (见《金石萃编》卷一百五。

    )(〖1〗石刻诗次吉潜诗后。

    原题曰「同前」。

    下署「节度都巡使太常卿上柱国王潜」。

    第二句第三字原作「氵」,摩其右半,意者或为「涧」字,或为「流」字,虽然,未敢擅补也。

    )。

  • 奉和纪朝臣公咏雪诗

    杨泰师 〔唐代〕

    昨夜龙云(一作「楼」)上,今朝鹤雪新。

    祇(一作「怪」)看花发树,不听鸟惊春。

    回影疑神女,高歌似郢人。

    幽兰难可继,更欲效而嚬。

    (同前引《经国集》十三。

    )(按《续日本纪》云:「宝字三年正月,大保藤原惠美朝臣押胜安蕃客于田村第,当代文士赋诗送别,副使扬泰师作诗和之。

    」宝字,系日本淳仁天皇年号,即天平宝字。

    天平宝字三年,当唐肃宗乾元二年,渤海文王大兴二十二年。

    )。

  • 感石浮图

    王英 〔唐代〕

    树福金岩顶,粧岩琢石成。

    真容绘美素,图镂万年荣。

  • 湘潭偶题诗

    褚遂良褚遂良 〔唐代〕

    远山酋萃(友人蒋礼垗同志谓当作「𡺚崒」。

    )翠凝烟,烂漫桐花二月天。

    游徧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

    (此诗载《槐庐丛书》、《金石录补》卷二十二。

    《全唐诗续补遗》卷一据《佘山诗话》录此诗,今删去。

    首句「酋萃」二字,《佘山诗话》正作「𡺚崒」,与蒋说合。

    明陈继儒《妮古录》卷一谓宋咸淳中邑令赵必穆于池中得断碑,上刻此诗。

    首句二字亦作「𡺚崒」。

    录此诗后云「余皆莫辨」。

    )(〖1〗《槐庐丛书》、《金石录补》按此为褚遂良贬潭州都督时所作。

    )。

  • 观岳寿寺松因课留题(斯七六)

    刘延坚 〔唐代〕

    植来高节岁经霜,浓翠穿云出上方。

    花界静标千树秀,禅心闲对四时凉。

    根磻藓石龙形老,(「磻」,蒋、项皆云当作「蟠」。

    )乳滴金沙琥珀香。

    为爱奇材看在尽,题诗留在远公房。

  • 七夕卧病

    郑愿 〔唐代〕

    玉露三秋早,反河七夕初。

    不应须卧疾,为曝腹中书。

    (〖1〗郑愿,《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为郑氏南祖房清河令文睿子,无仕历。

    《郎官石柱题名》其名两见,司勋员外郎在卢象后,李嘉祐前,金部郎中在裴眺、郑楚客间,以诸人时代推,应为天宝、大历间人。

    )。

  • 秋夜弹碁鼓琴歌

    房元阳 〔唐代〕

    流月泛艳兮露色圆,(「圆」,项云当作「团」。

    )拂孤□兮弄清丝(弦)[一]。

    幽态窈窕兮断复连,惊风中路兮迢[二]流年。

    浮荣轻薄兮欲何贤,流商激楚兮不能宣。

    ([一]依刘校。

    [二]俞疑「迢」当是「送」字之误。

    )。

  • 秋晴过李三山池(斯二七一七下同)

    马吉甫 〔唐代〕

    山游[□]未狎,朝隐遂为群。

    地僻烟霞异,心闲出处分。

    褰开弄晴景,披拂喜朝闻,(「闻」,蒋当作「雰」。

    )野兴浮黄菊,林栖卧白云。

    窥临苔壁古,歌啸竹亭曛。

    回想幽岩路。

    知予复解纷。

  • 宋休 〔唐代〕

    借问夜来丹灶畔,几多风水落丝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