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伏牛和尚(题拟)

    伏牛小师 〔唐代〕

    鱼龙未变志常存,变了还教海气浑。

    两眼不曾窥小水,一心专拟透龙门。

    千回下网终难系,万度垂钩誓不天。

    待我一朝鳞甲备,解将云雨洒乾坤。

    (见《祖堂集》卷十五)。

  • 三个不归颂

    自在 〔唐代〕

    (按:《全唐诗续补遗》据《鉴诫录》卷十《高僧谕》条,录伏牛上人《三伤颂》三首,拟传云「王蜀时高僧」。

    今检《宋高僧传》卷十一《唐洛京伏牛山自在传》云:「所著《三伤歌》,辞理俱美,警发迷蒙,有益于代。

    」后接述王蜀干德间人引此歌事。

    《三伤歌》即《三伤颂》,可知三诗皆元和间自在作,王蜀时另无伏牛上人其人。

    )。

  • 善卷祠

    薛巽 〔唐代〕

    子长爱奇故不收,况乃著论非许由。

    先生踪迹重埋没,引舜作证应点头。

    天下大器尚不欲,万古虚名岂愿留?

    江北漫空山不静,说著高风簪可投。

    (同治《武陵县志》卷四八。

    本诗为陶敏先生录示,小传亦从陶说。

    )。

  • 将赴渭北对月怀昼上人(题拟)

    杨华 〔唐代〕

    悠然顾山侣。

    (见《皎然集》卷一《五言酬乌程杨明府将赴渭北对月见怀》注引)。

  • 投龙洞

    玄览 〔唐代〕

    水溜空沿石,云扃不见人。

    川源世上异,日月洞中春。

    (见《舆地纪胜》卷二《临安府·名胜》)。

  • 咏怀

    张诚 〔唐代〕

    论成方辩命,赋罢即归田。

    (见《白氏长庆集》卷四十一《唐赠尚书工部侍郎吴郡张公神道碑铭》)。

  • 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苏㝢 〔唐代〕

    独坐理戎行,安边策最长。

    霜台雷电振,云汉翼箕张。

    决策威千里,除妖静一方。

    林峦开罨画,泉石韵宫商。

    戍罢泾川外,烽闲句水阳。

    肃清淮海后,谁不咏时康。

    (见嘉庆十一年刊洪亮吉纂《泾县志》卷三十)(按:赵绍祖《泾川金石记》载北宋熙宁二年蒋之奇跋此诗文,知之奇当时曾重刻此碑。

    清代碑已不存,而诸诗则载于县志中。

    同唱五人,惟㝢诗《全唐诗》失收。

    )。

  • 掌上莲峰赋附歌

    吕令问 〔唐代〕

    苔至滑兮石无踪,道不可得,仙不可逢。

    傥赐一丸生羽翼,愿轻举于三峰。

    (见《文苑英华》卷二八)。

  •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杜昆吾 〔唐代〕

    辰象降星精,登朝隐吏幷。

    求珠谢轩冕,放舄指蓬瀛。

    掷地文章逸,匡储羽翼成。

    江边丹障起,云外绿舆迎。

    落落神仙意,凄凄离别情。

    圣恩殊未已,何独厌承明?

    (同前)。

  •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梁涉 〔唐代〕

    尚道遗朝绂,从天降羽衣。

    储安四皓去,荣足二疏归。

    垂耀珠随转,驰轩鹤送飞。

    轻舟镜湖上,宸翰作光辉。

    (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