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歌行

    郑善夫 〔明代〕

    南湖谷老谁识尔,被褐裹头卧桑梓。

    早时读易编屡绝,直道如弦仕三已。

    郎官十年穷不休,八口羞称折腰米。

    虞廷咎夔苦梦寐,前代君臣若鱼水。

    老骥伏枥志千里,绨袍百结吾不耻。

    鲁生甘守白茅屋,张良还从赤松子。

    洛阳少年抱区区,汉室规模叔孙礼。

    嗟哉往事谁向语,惠施无人予期死。

    凤凰楼下党锢成,浊流岂但十一士。

    君不见申屠蟠,灭迹烟霞里。

    又不见郭林宗,涉世终泥滓。

    沧江日落归去来,东山草堂安在哉。

    迟清亭子风拔颓,贫贱如此令心哀。

    殷王中兴图逸才,孰为霖雨为盐梅。

    终日畚锸歌徘徊,于乎终日畚锸歌徘徊。

  • 蔷薇洞

    李梦阳李梦阳 〔明代〕

    洞口蔷薇密,石花压云湿。

    晓采枝上露,不知鹤飞出。

  • 雁儿落带得胜令・饮中闲咏

    康海 〔明代〕

    数年前也放狂,这几日全无况。闲中件件思,暗里般般量。真个是不精不细丑行藏,怪不得没头没脑受灾殃。从今后花底朝朝醉,人间事事忘。刚方,篌落了膺和滂;荒唐,周全了籍与康。

  • 惜春歌

    宗臣宗臣 〔明代〕

    春台冉冉围青竹,春夜沉沉秉华烛。

    鹦鹉杯未停,琵琶声已续。

    君当为曲海上歌,妾当独唱江南曲。

    江南曲,声未足。

    池中鸳鸯两两飞,江头凫鸭双双绿。

    劝君莫待鬓边华,劝君莫负杯中醁。

    君不见紫罗山上月如珠,锦石屏前人似玉。

    人生年少须尽欢,莫待形骸空结束。

    慢磋砣,青山碧草容易过,白发茫茫君柰河。

  • 闻笛

    孙传庭 〔明代〕

    关山杨柳尽飘零,远客含愁夜独醒。

    何处风前三弄笛,泠然清韵满空庭。

  • 秋日送友人之秦

    汪琬汪琬 〔明代〕

    八月愁听鸿雁鸣,故人鞍马独西征。

    关城日落诸陵远,驿路天阴五时平。

    千里烽烟连朔气,万家砧杵断寒声。

    汉宫遗迹难重问,玉笛金笳动客情。

  • 姑苏杨柳枝词二首・其一

    汪琬汪琬 〔明代〕

    腊尽寒威尚未销,浅黄轻碧影迢迢。

    费他烟雨知何限,只替东风染柳条。

  • 春鸟图歌

    刘昌 〔明代〕

    王生手持春鸟图,劝我试作春鸟歌。

    凤凰不来碧梧老,喧啾奈此春鸟何。

    黄鹂巧言紫燕舞,名花掩冉薰天和。

    一双飞起白练带,纷纷引类无空柯。

    画眉黄口弄奸丽,白头何事犹奔波。

    瑶池蟠桃实如斗,春光似比人间多。

    青鸾无信灵鹊远,惊波杳渺生银河。

    天孙欲渡未可得,岁月鼎鼎成蹉跎。

    何为一朝亦下集,争雄鼓态翻巢窠。

    不知帝履仁祝网,反说臣尉门张罗。

    呜呼我歌止于此,仙人黄鹤当来过。

  • 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唐顺之 〔明代〕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 南康元日

    李梦阳李梦阳 〔明代〕

    此日故乡酒,应怜千里违。

    是处萋萋草,王孙归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