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诗文
26 / 22546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琴操二首・哀海东
我哀东海,而思之苦。
彼何人斯,猛噬如虎。
我不击之,我民之忧。
纵不我与,覆以我为仇。
苍天虽高,冤其有极。
非血之呕,曷明心赤。
泱泱大风,沉沉寒泉。
舍旃舍旃,我尚何言。
有妷者女,颜如舜英。
诋我以丑,我其何伤。
眩白为黑,古亦多有。
自尤不遑,敢谁之咎。
黄鹄飞来,其音訚訚。
我心苟安,何戚弗欣。
天上地下,命也奈何。
命也奈何,焉知其他。
-
豫让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
长沙四咏
湖南清绝有长沙,江市悠悠郭外斜。
水合三湘开浦溆,山连五岭散云霞。
鹧鸪疏雨黄陵庙,鵩鸟残阳贾傅家。
且喜登临穷胜观,不须怀古重兴嗟。
江城卑湿少尘埃,霁景风烟四望开。
水接洞庭从北去,山连衡岳自南来。
悠悠八翼陶侯梦,落落千年贾傅才。
自昔为邦多故老,总留风节使人哀。
名郡前贤是旧游,我来回想兴悠悠。
少陵几醉樽中酒,子厚重题驿畔楼。
岳麓云霞常带雨,洞庭波浪远涵秋。
为邦谁似朱夫子,道与湘漓昼夜流。
明时持节按湖南,泽国风烟到自谙。
客舫尽应依水市,人家多是住山岚。
三苗已见华风远,五岭应知圣泽覃。
廊庙只今登俊彦,不劳词赋吊湘潭。
-
春怀
一从江上别,何李各离居。
风雨尊前泪,乡园岁暮书。
年华空复改,远道近何如。
独有山阴棹,春来兴未疏。
近得淩江信,怜君调转工。
见何知共和,访戴惜难同。
白眼空尘世,青云自彩虹。
相闻倘不远,或得慰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