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言诗 八

    缺名 〔唐代〕

    男女有亦好,无时亦最精。

    儿在愁他役,又恐点着征。

    一则无租调,二则绝兵名。

    闭门无呼唤,耳里挃星星。

    (「挃」,项楚校作「极」。

    )。

  • 五言白话诗 十

    缺名 〔唐代〕

    天下恶官职,不过是府兵。

    四面有贼动,当日即须行。

    有缘重相见,业薄即隔生。

    逢贼被打煞,五品无人诤。

    生住无常界,(项楚云此句以下应移入下一首。

    )攘攘满街行。

    只拟人间死,不肯佛边生。

  • 五言诗 二

    缺名 〔唐代〕

    吾死不须哭,徒劳枉却声。

    祇用四片板,四角八枚丁。

    急手涂埋却,(「涂」,袁宾、项楚校作「深」。

    )臭秽不中亭。

    墓内不须食,麦酒三五瓶。

    (「麦」酒,张锡厚录作「美酒」,伯三七二四卷作「羹酒」。

    )时时独饮乐,饮尽更须倾。

    (「饮」,伯三七二四卷作「沉」。

    )只愿长头醉,作伴唤刘伶。

    你道生胜死(自「你道生胜死」以下,张锡厚另作一首。

    ),我道死胜生。

    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征。

    十六作夫役,二十充府兵。

    碛里向前走,衣钾困须擎。

    白日趁食地,每也悉知更。

    (「每也」,伯三七二四卷作「□夜」。

    )铁钵淹甘饭,同火共分诤。

    长头饥欲旺。

    (「旺」,伯三七二四卷作「死」。

    )[肚]似砍穷坑。

    (「肚」字据伯三七二四卷补。

    「砍」,伯三七二四卷作「破」。

    )遗儿我受苦,(「遗」,伯三七二四卷作「遣」。

    )慈母不须生。

    相将归去来,(自「相将归去来」以下,张锡厚另作一首。

    )间不浮可亭。

    (「间不浮可亭」,伯三七二四卷作「阎浮不可停」。

    )妇人因重役,(「因」,伯三七二四卷作「应」。

    戴密微校作「困」。

    )男子从征行。

    带刀拟开煞,逢阵即相刑。

    将军马上死,兵灭地君营。

    (「君」,伯三七二四卷作「居」。

    「地君」,袁宾校作「敌军」,戴密微校作「他君」。

    )血流遍荒野,白骨在边庭。

    去马游残迹,(项楚校「游」为「犹」。

    )空留纸上名。

    关山千万里,影绝故乡城。

    生受刀光苦,意里极皇皇。

    (「皇皇」,吕朋林谓当为「星星」,即「惺惺」。

    )。

  • 五言诗 七

    缺名 〔唐代〕

    天下浮游人,(「浮游」,斯六○三二卷作「浮逃」。

    )商多买一半。

    (「商多买一半」,斯六○三二卷作「不啻多一半」。

    )南北掷纵横,谁他𫏐归贯。

    (「谁」,斯六○三二卷作「诳」;「纵横」作「踪藏」。

    )游游自觅活,不愁雁户役。

    无心念二亲,有意随恶伴。

    强处出头来,不须曹主唤。

    (「曹主」,斯六○三二卷作「主人」。

    )闻苦即深藏,寻常拟于算。

    (「于」项楚校作「相」。

    )欲似鸟作群,惊即当头散。

    (「当头」,斯六○三二卷作「分头」。

    )心毒无忠孝,不过浮游汉。

    (「浮游」,斯六○三二卷作「浮浪」。

    )此是五逆贼,打杀何须案。

  • 五言白话诗 二十二

    缺名 〔唐代〕

    身如内架堂,(「内」,项楚校作「肉」。

    )命似堂中烛。

    风急吹烛灭,即是空堂屋。

    家贫无好衣,(自「家贫无好衣」以下,张锡厚作另一首。

    )造得一袄子。

    中心禳破毡,还将布作里。

    清贫常使乐,不用浊富贵。

    白日串项行,夜眠还作被。

  • 五言诗 三

    缺名 〔唐代〕

    夫妇生五男,幷有一双女。

    儿大须娶妻,女大须嫁处。

    (「处」,项楚校为「去」。

    )户役差耕来,(「差耕」,伯三七二四卷作「差科」。

    )弃抛我夫妇。

    (「抛」,伯三七二四卷作「挽」。

    )妻即无裙祓,(「裙祓」,伯三七二四卷作「褐被」。

    袁宾校「裙被」。

    )夫体无裈袴。

    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

    当头忧妻儿,(「忧」,伯三七二四卷作「养」。

    )不勤养父母。

    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

    男女一处生,(「生」,伯三七二四卷作「坐」。

    「处」,项楚校作「出」。

    )却似饿狼虎。

    粗饭众厨飡,美味当房传佉。

    (「佉」,伯三七二四卷作「弃」,张锡厚改作「去」。

    )努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

    少年生平又,(「平又」,伯三七二四卷作「夜□」,张锡厚改作「夜乐」,项楚校为「夜叉」。

    )老头自受苦。

  • 五言白话诗 五

    缺名 〔唐代〕

    家中渐渐贫,良由慵懒妇。

    长头爱床坐,饱吃没娑肚。

    频年懃生儿,不肯收家具。

    饮酒五夫敌,不解缝衫袴。

    (「不解」,斯五六四一卷作「不能」。

    )事当好衣裳,得便走出去。

    不要男为伴,心里恒攀慕。

    东家能湼舌,西家好合[鬭]。

    两家既不和,角眼相蛆姡。

    别觅好时对,趁却莫交住。

  • 五言□□观□明府携(下缺)

    缺名 〔唐代〕

    春山桂实奇,露□莅江垂。

    (下缺)□疎□□识,幽□□人知。

    赖□□□□,□□□□□。

    (《文博》一九九○年第一期刊张沛《唐黄土磨崖刻石试析》录陕西旬阳城东禹穴侧磨崖石刻)(按:据张文介绍,此石刻为楷书,凡五十四行,行约三十字,漫漶甚严重。

    自十一行以后,录唱和诸人诗什。

    首十行似敍唱和缘起,录残文如次:「〖上缺三行〗土牛〖下缺〗幽桂一□□□□里〖下缺〗焉覩其仙〖下缺〗衣绣之〖下缺〗石□泉□□雉〖下缺〗而□人花西摘以清一〖下缺〗元十七年春正月庶〖下缺〗」张文据黄土县之置改,考定此组诗作于开元十七年,可为定论。

    第一首诗作者姓名、官职不详。

    从第二首诗题看,似即□州〖疑即金州〗别驾。

    )。

  • 五言白话诗 二十六

    缺名 〔唐代〕

    暂出门前观,川原足故冢。

    富者造山门,贫者如破瓮。

    年年并舍多,岁岁成街巷。

    前死后人埘,鬼补悲声送。

    纵得百年活,还入土孔笼。

    (以上《炖煌掇琐》三一引伯希和卷三二一一)。

  • 五言白话诗 十九

    缺名 〔唐代〕

    身卧空堂内,独坐令人怕。

    我今避头去,抛却空闲舍。

    (项楚谓以上四句应自为一首。

    )你道生时乐,吾道死时好。

    死即长夜眠,生即缘长道。

    生时愁衣食,死鬼无釜竃。

    愿作制拨鬼,入家偷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