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波乐 七十四

    王梵志 〔唐代〕

    身是五阴(一作「荫」)城,周廻无里数。

    上下九穴门,脓流皆臭瘀。

    湛然脓血间,安置八万户。

    余有九(一作「四」)千家,出没同居住。

    攘攘相食噉,贴贴无言语。

    总在粪尿中,不解相蛆姡。

    身行城即移,身卧城稳具(一作「住」)。

    身死城破坏,百姓无安处。

  • 回波乐 六十七

    王梵志 〔唐代〕

    一生不作罪,又复非修福。

    腾腾处俗间,游游觅衣食。

    衣食才以足,不事凡荣饰。

    此则是如来,何劳住西域。

  • 回波乐 六十三

    王梵志 〔唐代〕

    人心不可识,善恶实难知。

    看面真如相,腹中怀蒺藜。

    口共经文语,借猫搦鼠儿。

    虽然断夜食,小家行大慈。

  • 回波乐 四十一

    王梵志 〔唐代〕

    众生发大愿,□□□□□。

    □□在前亡,论时依大道。

    病得子孙扶,□□□□□。

    □□□□□,□须更懊恼。

  • 诗(幷序) 一○六

    王梵志 〔唐代〕

    嗔恚灭功德,如火燎豪毛。

    百年修善业,一念恶能烧。

  • 诗(幷序) 八十八

    王梵志 〔唐代〕

    难[忍]傥能忍,能忍最为难。

    伏肉虎不食,病鸟人不弹。

    当时虽{各寺}(张改作「埼」)堵,过后必身安。

    唾面不须拭,从风自荫干。

  • 诗(幷序) 五十四

    王梵志 〔唐代〕

    非相非非相,无明[无无](元元)明。

    [相](伤)逐妄中出,明从暗里生。

    明通暗即尽,妄绝[相](明)还清。

    能知寂灭乐,自然无色声。

  • 诗(幷序) 二十九

    王梵志 〔唐代〕

    愚人痴涳涳,锥刺不转动。

    身着好衣裳,有钱不解用。

    贮积留妻儿,死得纸钱送。

    好去更莫来,门前有桃棒。

  • 诗(幷序) 二十八

    王梵志 〔唐代〕

    当乡何物贵,不过五里官。

    县局南衙点,食并众厨飡。

    文簿乡头执,余者配杂看。

    差科取高户,赋役数千般。

    处分须平等,并檑出时难。

    职任(张改作「事」)无禄料,专仰笔头钻。

    管户无五百,雷同一概看。

    愚者守直(一作「{穴/日}」,蒋谓即「冥冥」)坐,黠者馺馺看。

  • 诗(幷序) 二十五

    王梵志 〔唐代〕

    佐史非(一作「作」)台补,任官州县上。

    未是好出身,丁儿避征防。

    不虑弃家门,狗偷且求养。

    每日求行案,寻常恐迸仗。

    食即众厨飡,童儿更护当。

    有事检(一作「机」)案追,出帖付里正。

    火急捉将来,险语唯须胱(一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