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幷序) 四十八

    王梵志 〔唐代〕

    兄弟义[居](君)活,一种有男女。

    儿小教读书,女小教针补。

    儿大与(郭校「须」)娶妻,女大须嫁去。

    当房作私产,共语觅嗔处。

    好贪竞盛吃,无心奉父母。

    外姓能蛆姡,啾唧由女妇。

    一日三场鬬,自分不由父。

    近逢穷业至,缘身一物无。

    披绳兼带索,行时须杖扶。

    四海交游绝,眷属永还(张改作「远」)疏。

    东西无济着,到处即女君(张改「安居」,项、戴校作「汝居」)。

    (以上录自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二,原卷为伯三二一一、斯五四四一、斯五六四一。

    以《敦煌掇琐》三一参校。

    )(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据《敦煌掇琐》录伯三二一一卷收其中二十六首为缺名《五言白话诗》。

    张锡厚考证此卷为王梵志作,可以定论。

    今将童氏未收之作皆录出。

    )。

  • 诗(幷序) 七

    王梵志 〔唐代〕

    大有愚(一作「禺」)痴君,独身无儿子。

    广贪多觅财,养奴多养婢。

    伺(张改作「司」,项以为不误。

    )命门前唤,不容(一作「客」)别隣里。

    死得四片板,一条黄衾被。

    钱财奴婢用,任将别经(一作「绖」)纪。

    有钱不解用,空手入都市(一作「示」)。

  • 诗(幷序) 六

    王梵志 〔唐代〕

    他家笑吾贫,吾贫(五贫)极快乐。

    无牛亦无马,不愁贼(一作「贱」)抄掠。

    你富户役高,差(一作「羞」)科并用却。

    吾无呼唤处,饱吃长展脚。

    你富披锦袍,寻常被纒缚。

    穷苦无烦恼,草衣随体著。

  • 诗(幷序) 一

    王梵志 〔唐代〕

    遥看世间人,村坊安社邑。

    一家有死生,合村相就泣。

    张口哭他尸,不知身去急。

    本是长眠鬼,𫏐来地上立。

    欲似养儿毡,回干且就湿。

    前死深埋却,后死续即人。

  • 一○七

    王梵志 〔唐代〕

    白纸书屏风,客来即与读。

    空饭手捻盐,亦胜设酒肉。

    (案以上八首并载费衮《梁谿漫志》卷十。

    今从知不足斋本录出之。

    以上九首除「他人骑大马」一首外,皆见《云溪友议》卷下。

    「欺诳得钱君莫羡」一首,《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据《鉴诫录》卷十收录,今删去。

    异文录如次:二句「得了却」作「究竟还」,三句作「不信但看槽上驴」,四句「换」作「改」。

    )(〖1〗费衮《梁谿漫志》卷十:「山谷以茅季伟事。

    亲引梵志『飜袜』之句,人喜道之。

    予尝见梵志数颂,词朴而理到,今于此。

    其一曰:『欺诳得钱君莫羡。

    ……』又曰:……」)。

  • 八九

    王梵志 〔唐代〕

    闻钟身须侧,卧转莫前眠。

    (「前」,伯三六五六卷作「缠」。

    )万一无常去,免至狱门边。

    (「边」,伯三六五六卷作「前」。

    )。

  • 八一

    王梵志 〔唐代〕

    见病须慈遐,(「须慈遐」,伯三六五六卷作「须慈慜」,伯三五五八、斯二七一○、斯三三九三、伯四○九四卷作「慈须愍」。

    )诸方速疗医。

    (「速疗」,伯三五五八卷作「早为」,伯三六五六卷作「速为」。

    )若能行此行,大是不思议。

  • 七十

    王梵志 〔唐代〕

    得他一束绢,还他一束罗。

    计时应大重,(「大」,斯三三九三卷作「有」。

    )直为岁年多。

  • 三六

    王梵志 〔唐代〕

    饮酒妨生敬,(一本作「计」。

    )榻(一本作樗。

    )蒲必破家。

    但看此等色,不久作穷查。

    (本作「茶」。

    )。

  • 三三

    王梵志 〔唐代〕

    有儿欲娶妇,须择大家儿。

    纵使无姿首,终成有礼仪。

    (「终成」,伯三六五六、斯四六六九卷作「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