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罗昭谏新建小楼二绝 二

    钱镠钱镠 〔唐代〕

    玳簪珠履愧菲材,时凭栏干首重回。

    只待淮妖剪除后,别倾巵酒贺行台。

    (清嘉庆刊本《诚应武肃王集》卷四。

    )。

  • 浮石寺

    钱镠钱镠 〔唐代〕

    滟滟霞光映碧流,潭湾深处有龙湫。

    危楼百尺临江渚,石在波心千古浮。

    (见同治十一年刊区作霖纂《余干县志》卷十八。

    )。

  • 百花亭题梅二首 二

    钱镠钱镠 〔唐代〕

    吴山越岫种寒梅,玉律含芳待候催。

    为应阳和呈雪貌,游蜂难觉我先开。

  • 隐岳洞(在石城山,五代时有隐岳寺)

    钱镠钱镠 〔唐代〕

    百尺金容连翠岳,三层宝阁倚青霄。

    手炉香暖申卑愿,愿降殊祥福帝尧。

    (万历《新昌县志》三)。

  • 功臣堂(幷序)

    钱镠钱镠 〔唐代〕

    今夕虽非丰沛酒,醪觥同醉洽吾乡。

    两邦父老趋旌府,百品肴羞宴桂堂。

    宝剑已颁王礼盛,锦衣重带御炉香。

    越王册后封吴王,大国宣恩达万方。

  • 西园产芝

    钱镠钱镠 〔唐代〕

    五纪尊天立霸基,八方隣国尽相知。

    兴吴定越崇王道,殄物平凶建国仪。

    忽有灵根彰瑞应,皆由和气感明祗。

    休言汉代芝房异,今日吾邦事更奇。

  • 九日同群僚登高(幷序)

    钱镠钱镠 〔唐代〕

    淡荡晴晖杂素光,碧峰遥衬白云长。

    好看塞雁归南浦,宜听砧声捣夕阳。

    满野旌旗皆动色,千株橘柚尽含芳。

    锦袍分赐功臣后,因向龙山醉羽觞。

  • 和太师蕴让韵

    钱镠钱镠 〔唐代〕

    罗汉亲崇建法台,龙峰凤岭四山隈。

    游人借问禅门路,还道吴王为佛开。

  • 排衙石诗刻(幷序)

    钱镠钱镠 〔唐代〕

    □□□□□□□,□南一剑定长鲸。

    □□□□□□□,□帝匡扶立正声。

    □□□□□□□,□辉争不伏神明。

    □□□□□□□,□建瑶坛玉京。

    □□□□□□□,□□常𦶟不曾停。

    □□□□□□□,□□恒传宝藏经。

    □□□□□□□,□□今为显真灵。

    □□□□□□□,□□□来镇上清。

    (见《两浙金石志》。

    )(见《两浙金石志》卷四。

    《六艺之一录》卷一一○收此诗,第二句「□南」作「东南」,第六句「伏神明」作「仗神明」。

    )(〖1〗阮元《两浙金石志》跋:「右诗刻在钱唐县鳯凰山排衙石上。

    前刻新的序十行,行书,径一寸,文多磨灭。

    序后一行仅存王字,当是武肃系衔。

    诗则七言八韵,共九行,十六句,上半截亦阙。

    按《咸淳临安志》云:『旧传钱武肃王凿山,见怪石排列两行,如从卫拱立趋向,因名排衙石,及刻诗石上。

    』即谓此也,惜其文未载。

    《十国春秋》云:『武肃暇时,命诸子讽诵诗赋,或以所制诗赐丞相将吏,亦间能书写画墨竹,然不以呫哔废正务。

    』是武肃性躭吟咏,此刻可以窥见一斑。

    其书亦刚劲有法度。

    」)。

  • 百花亭题梅二首 一

    钱镠钱镠 〔唐代〕

    秾华围里万株梅,含蕊经霜待雪催。

    莫讶玉颜无粉态,百花中最我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