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

钱镠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军,累迁至镇海节度使,后击败董昌,逐渐占据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钱王陵。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20篇诗文

钱镠的诗文
  • 筑塘

    钱镠钱镠 〔唐代〕

    天分浙水应东溟,日夜波涛不暂停。

    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御势须平。

    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

    为报龙神幷水府,钱塘且借作钱城。

    (〖1〗《全唐诗》卷八据《吴越备史》收「传语龙王并水府,钱塘借与筑钱城」二句。

    )。

  • 题罗隐壁

    钱镠钱镠 〔唐代〕

    特到儒门谒老莱,老莱相见意徘徊。

    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代应难继此才。

    (以上《吴越钱氏传芳集》)(〖1〗钱泳案:「《吴越备史》云:『隐寝疾,王亲临抚问。

    因题其壁云:「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代应难继此才。

    」隐起而续末句云:「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由是以红纱罩覆于其上。

    』」)。

  • 上元夜次序平江南

    钱镠钱镠 〔唐代〕

    四朝双母显真封,古往今来事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