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𬨎〔宋代〕

    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为新城主簿(明万历《新城县志》卷四)。

    后知昆山县(明嘉靖《昆山县志》卷五)。

    今录诗二首。

    释惟一〔宋代〕

    一,法眼之孙。

    神宗时主嘉禾天宁寺(《宋诗纪事》卷九二)。

    洪刍〔宋代〕

    字驹父,南昌(今属江西)人。

    与兄朋,弟炎、羽并称“四洪”。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

    徽宗崇宁三年(一一○四)入党籍,贬谪闽南。

    五年,复宣德郎。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官谏议大夫(清《江西通志》卷一三四)。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坐事长流沙门岛(《玉照杂志》卷四),卒于贬所。

    有《老圃集》一卷及《豫章职方乘》、《后乘》等(《直斋书录解题》卷八、卷二○),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老圃集》二卷,光绪二年朱氏惜分阴斋校刊本辑有补遗。

     洪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鲍廷博批校清抄本(简称鲍校本,藏山东省图书馆),洪汝奎《晦木斋丛书》辑朱氏惜分阴斋本(简称朱本,藏江西省图书馆)。

    集外诗部分,重行搜辑,编为第三卷。

    赵丙〔宋代〕

    (一○○八~?),字南正。

    曾举进士,以太常少卿致仕(《司马文正公集》卷六五《洛阳耆英会序》),居洛阳。

    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与司马光、富弼等为耆英会,时年七十五。

    有文稿十四编(同上书《赵朝议丙字南正文稿序》),已佚。

    今录诗二首。

    董嗣杲〔宋代〕

    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

    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

    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

    宋亡,入山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

    著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

    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为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为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为第十卷。

    沈辽〔宋代〕

    (一○三二~一○八五),字叡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遘弟。

    初以兄任监寿州酒税,迁监内藏库。

    神宗熙宁初,为审官西院主簿,出监明州市舶司,迁太常寺奉礼郎,改监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

    曾为人书裙带,转辗为神宗所见,以为失去士大夫顾借,御史遂劾以他事,削职为民,流放永州(《按麈余话》卷一)。

    后遇赦徙池州,遂筑室秋浦齐山,名曰云巢。

    元丰八年卒,年五十四(《沈氏三先生文集》卷八《沈叡达墓志铭》)。

    与从叔沈括、兄遘,合称沈氏三先生。

    所著有《云巢编》二十卷(今本十卷)。

    《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辽诗,现有六卷,共四百七十一首,另有四首有题无诗,颇多散佚。

    本诗集,以浙江省图书馆藏明复宋本《沈氏三先生集·云巢编》(即前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简称宋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康熙戊戌吴允嘉校刻、光绪丙申浙江书局重刊本(简称浙局本)及《宋文鉴》、《永乐大典》、《宋诗纪事》等。

    另从《宝真斋法书赞》辑得异文甚多的《昭君操》一首,附于卷末。

    张佖〔宋代〕

    (930—?)名或作佖。五代、宋间淮南人,一说常州人,字子澄。仕南唐,初为句容尉,曾上书陈治国之道。李煜时征为监察御史,历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改内史舍人。随煜归宋,仍入史馆,迁郎中。工词。性俭朴,人称菜羹张家。煜卒后,每寒食必亲拜其墓,哭甚哀。有集。

    晁冲之〔宋代〕

    之,字叔用,一作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

    说之、补之从弟。

    晁氏以文学世家,冲一未中第。

    哲宗绍圣党事起,说之、补之俱罹党籍,冲之独隐居具茨山下,世称具茨先生。

    约卒于宋南渡时,官终承务郎。

    有《晁具茨先生诗集》,吕本中以之列入《江西诗派图》。

    事见俞汝砺撰《晁具茨先生诗集序》。

     晁冲之诗,以清乾隆刊《晁具茨先生诗集。

    十五卷为底本,校以明永乐抄一卷本(简称永乐本,藏山东大学图书馆),明嘉靖刊晁氏宝文堂本(简称宝文堂本,藏北京图书馆),《丛书集成》本(简称丛书本,系据《海山仙馆丛书》排印)。

    辑得集外诗三首,附于卷末。

    邓牧〔宋代〕

    (一二四七~一三○六),字牧心,自号三教外人,人称文行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薄于名利,遍游方外。

    元成宗元贞二年(一二九六),至山阴陶山书院。

    大德三年(一二九九),归余杭洞霄宫,沈介石为营白鹿山房。

    与谢翱、叶林等友善。

    十年卒,年六十。

    著有《洞霄图志》、《伯牙琴》。

    《洞霄图志》卷五《人物门》续编有传。

    今录诗十三首。

    周邦彦

    周邦彦〔宋代〕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