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宋代〕

    (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

    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历删定官,秘书正字。

    以不附秦桧,罢。

    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

    三十一年,召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

    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

    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

    乾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

    五年,改知隆兴府。

    六年,以年老奉祠。

    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

    十年卒,年八十。

    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湖山集》十卷。

    《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为底本。

    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陈师道

    陈师道〔宋代〕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贺铸

    贺铸〔宋代〕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蔡襄

    蔡襄〔宋代〕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张栻

    张栻〔宋代〕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何去非〔宋代〕

    非,字正通,浦城(今属福建)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何博士备论》),一说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以特奏名廷试,除右班殿直,授武学教授,迁博士。

    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以苏轼荐,授承事郎。

    五年,为徐州教授(《东坡全集》卷五八《进何去非备论状》)。

    尝知富阳县,后通判沧州,卒。

    有《何博士备论》二卷传世。

    事见《东牟集》卷一四《隠士何君墓志》、《东坡全集》卷五五《举何去非换文资状》。

    程颐〔宋代〕

    (一○三三~一一○七),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廷试报罢,遂不复试,大臣屡荐皆不起。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奉诏赴阙,授通直郎、崇政殿说书。

    次年出管勾西京国子监。

    绍圣四年(一○九七),入元祐党籍,削籍,遣涪州编管。

    徽宗立,遇赦还洛,寻复通直郎权判西京国子监。

    崇宁元年(一一○二),再追所复官。

    五年,复通直郎致仕(《道命录》卷二)。

    大观元年卒,年七十五(《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一《程侍讲颐传》)。

    颐与其兄颢并称二程,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教育活动。

    著有《伊川易传》,《伊川文集》等,后人与程颢著作同编为《二程全书》。

    事见《朱文公文集》卷九八《伊川先生年谱》,《东都事略》卷一一四。

    《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程颐诗见于《伊川文集》者三首,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弘治刊康绍宗重编本(简称弘治本)、明徐必达校正本(简称徐本)。

    又从《古今事文类聚》等书辑得诗三首。

    赵长卿〔宋代〕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林逋

    林逋〔宋代〕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蔡必荐〔宋代〕

    荐,字嘉猷,号菊轩,丹阳(今属江苏)人。

    度宗咸淳间授丹阳学正。

    事见《曲阿诗综》卷七、清光绪《丹阳县志》卷一八。

    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