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李商隐 〔唐代〕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 淡黄柳・咏柳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已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 清湘词二首 二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闻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柳宗元 〔唐代〕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 石竹咏

    王绩王绩 〔唐代〕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姜夔姜夔 〔宋代〕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 病梅馆记

    龚自珍龚自珍 〔清代〕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 金明池・咏寒柳

    柳如是柳如是 〔明代〕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 六丑・落花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 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 〔宋代〕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