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汪水云诗卷

    觉性 〔宋代〕

    细读燕云吟,静听流水琴。

    神游八极高而深,龙溪玉山犹谷响,燕歌吴咏轰雷音。

    人中龙,天外鹤。

    挟泰山,擘华岳。

    醉吟不管天地窄,尧桀谁能分善恶。

    云阁麟台一笑间,招得赤松归碧落。

  • 偶书 其二

    杨简 〔宋代〕

    无声之乐闻四方,纯德孔明即就将。

    哀乐相生不可见,衾裘非燠箑非凉。

    秋毫莫大泰山小,殇子上寿彭祖夭。

    入门金作示吾情,于卫磬声今不了。

    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胡为自古学者恁莫晓。

    二十年来寖多晓,是殆天欲亨吾道。

    屈指何止数十人,知及仁守或可保。

    曲礼三千不可思,至哉忠信与孝慈。

    水哉水哉也大奇,孔圣无语孟不知。

  • 滕子京以真箓相示因以赠之

    范仲淹范仲淹 〔宋代〕

    泰山采芝人,吏隐清淮滨。

    金函秘宝箓,奉之如高真。

    谓子有仙志,兴言一相示。

    叩头鸣天鼔,玉书粲然异。

    白云引轻素,朱丝闻灵篇。

    题云天宝岁,传于任凤仙。

    兵火换九州,于兹三百年。

    非有灵物持,此书安得全。

    绿字起龙蛇,丹文挂星斗。

    六甲当奉行,百神迺奔走。

    密密天上语,忽忽人间有。

    与君置青山,解冠松桂间。

    服此上淸箓,上淸庶可攀。

    无为尘土中,草草凋朱颜。

  • 读邻几泰山十二诗

    刘敞刘敞 〔宋代〕

    宿心慕邹鲁,寤寐泰山杪。

    慷慨念遐观,滞留想轻矫。

    人寰何鼎鼎,群动困扰扰。

    安知有神灵,独立万物表。

    圆天似车盖,沧海称池沼。

    丹梯无留迹,绝壑通过鸟。

    古今更废兴,万事论莽眇。

    七十二家旧,永兴耳目窅。

    羡君能自力,穷览谢烦湫。

    超然昔贤趣,处觉兹世少。

    吐诗状奇丽,思与云缥缈。

    忽如按图画,所向得了了。

    悠哉仲尼意,信彼天下小。

  • 送李芝东归

    张方平 〔宋代〕

    此君齐鲁之奇才,三十病废吁命哉。

    来游京国动凄怅,东归泰山卧崔嵬。

    支离攘臂福所倚,功名累身古共哀。

    但恐人求骏马骨,未免却上黄金台。

  • 重答

    刘跂 〔宋代〕

    君文有如太史迁,多至万字少千言。

    小诗未足见驰骋,要当著书名隽永。

    词源一深几千丈,苦恨举世无长绠。

    少时白眼视严徐,老傍君门冉冉趋。

    声价若许金满斗,倦游销减一毫无。

    虽贫终非儿女态,倔强时时编虎须。

    食贫我亦怀抱恶,泰山不毛秋濯濯。

    糜干黍空酒味薄,饥死不学东方朔。

  • 猛虎行

    刘宰 〔宋代〕

    市有虎,毋妄言。

    当关虎士森戈鋋,市上一呼人驾肩。

    虎虽猛,那得前。

    市有虎,言非妄。

    君不见左冯诸邑天下壮。

    斧斤声断林壑空,猛虎通衢恣来往。

    食人肉,饮人血,沈痛积冤何可说。

    凝香堂上紫烟浮,风流太守忧民忧。

    一朝下令开信赏,藉皮枕骨弥山丘。

    虎已灭,人患绝,夜永犹闻泣幽咽。

    泰山之侧如可居,子后夫前甘死别。

  • 和元汝功元日感怀

    郭印 〔宋代〕

    少时喜节物,常恨春来迟。

    而今新年至,怀抱不胜悲。

    儿童荐椒酒,未饮增长欷。

    陜洛果何罪,半世戎马嘶。

    坐令冠盖流,星散鸟择栖。

    回头望乡国,泪雨秋凄凄。

    我公关中豪,志气青云齐。

    誓当剪豺狼,不复问狐狸。

    夫何丘壑间,从事酒与诗。

    烟尘要一扫,櫜弓卧鼓鞞。

    天下维泰山,置器安不危。

    廓廓大丈夫,功勋千载奇。

  • 西湖二首 其一

    曾巩曾巩 〔宋代〕

    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

    塞上马归终反复,泰山鸱饱正飞扬。

    懒宜鱼鸟心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

    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

  • 唐封泰山乐章 豫和六首 二

    张说张说 〔唐代〕

    亿上帝,临下庭。

    骑日月,陪列星。

    嘉视信,大糦声。

    澹神心,醉皇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