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洛行

    熊禾 〔宋代〕

    我生海南万山间,出门冈陇相回环。

    平田更无十里阔,何处知有天地宽。

    男儿堕地六合志,抱此一寸常悁悁。

    早年曾作天府客,长歌东出穆陵关。

    关头仰天坐叹息,百年事业如弹丸。

    乾坤只限衣带水,何繇万里窥中原。

    只今文轨一朝混,地不改辟时易然。

    斯须洛京见嵩华,咫尺孔林登泰山。

    圣贤往迹正在此,譬若木水有本原。

    北方学道古所贵,当年楚产皆其偏。

    从来一气有旺歇,况及人事多移迁。

    程门立雪道南后,幸此一脉犹绵延。

    武夷考亭今洙泗,文公之学行八埏。

    当时亦号小洛阳,游胡刘蔡居相联。

    风流不减程邵马,至今故老人能言。

    起来高目视八荒,斯文一缕千钧悬。

    人心不啻溺焚急,茫茫大柄伊谁颛。

    但得人读周孔书,不患古道今无传。

    图书龙马事阔远,荥河温洛仍当年。

    畴分三三卦八八,举目法象非虚玄。

    大哉伊亳一德书,此极翼翼甸幅员。

    太平六典深识此,下方余意公惓惓。

    不惟周官列三百,更将仪礼陈三千。

    成周致治绝千古,空余轨则留残编。

    尼山已叹凤不至,祇有梦寐相周旋。

    从兹架漏过千载,何时赤子当息肩。

    汉初自是有余责,仁义经制皆𫈵绵。

    董公年老贾生少,至今秦法常袭沿。

    娄敬一言岂通论,长雄气习争相挻。

    绝爱东都一代治,犹是三代气象存。

    泱泱思乐鼓钟地,冠带几万圜桥门。

    尊师重傅古亦少,一变至道夫何难。

    惜哉桓荣无此学,西方现出金光仙。

    马来牛去事甚浅,自此正气常腥膻。

    秣陵青山那得似,独有此地余衣冠。

    王通元经莫轻议,太和文治诚班班。

    一时礼乐盛兴学,千闾万井皆均田。

    殷周而下此一治,王苏诸老重讨论。

    却恨晋阳好昌运,大纲不正他何观。

    此几一失又几载,高天厚地衔深冤。

    虽然正气当有合,古今良会应非悭。

    书生杜门三十载,邂逅三生一日缘。

    愿言挟册拜曲阜,更欲促驾窥涧瀍。

    河南夫子倡道地,似闻荒草凝凄烟。

    圣贤事事在耳目,依然昔日佳山川。

    文公之道会当北,古今此理常往还。

    昭代表章自此始,九州四海须同文。

    大道久分要统一,皇极一建趋荡平。

    老癃扶杖何日见,深衷寓此观洛篇。

    尧夫卜宅太平日,有道经世常一元。

    扬帆东南必沧海,振屐西北须昆仑。

    鲁侯僖伯我有望,残山剩水难为妍。

  •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其四

    林若存 〔宋代〕

    大运何茫茫,海桑逝不留。

    武夷有乔木,虬枝尚相樛。

    自昔擢巍科,为今阐大猷。

    万里惮北上,三年喜南游。

    长身古衣冠,庞眉瞭双眸。

    虽与今人居,不与今人俦。

    和风颜子春,泰山邹孟秋。

    一双忧世泪,溅入银河流。

    相期入圣域,舍子谁当优。

    奈何弃我去,荦确归途修。

    我欲断中流,去棹何悠悠。

    我欲息天风,别袂何飕飕。

    明晨君已远,晚岁吾何求。

    恐无后会期,笑作来生谋。

  •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三

    方一夔 〔元代〕

    大块无私运,万象同一陶。

    及其成器时,罅漏杂坚牢。

    所以一世人,长短纷马毛。

    穷或仁与善,达或虐与饕。

    共疑造物缪,名利相煎熬。

    人生有常理,赋命安可逃。

    为善不必疑,祸福任所遭。

    孰云漆园达,夷跖均天弢。

    见夷不见畴,泰山等秋毫。

  • 游石仙分韵得观字

    吴汝弌 〔宋代〕

    闲拢两袖秋,步入冲寂观。

    古树老云中,仙居毁岩半。

    是时零雨高,叶脱凄风乱。

    怪禽走何忙,涩水流不漫。

    那知张郎仙,谲幻敢悬断。

    雷书贮红崖,愚下浪传赞。

    符碑傥长灵,鬼物岂歌唤。

    尚云剑埋山,安得急推断。

    冷翁亦张徒,精气不知散。

    死坐豫樟空,凿窍竞窥看。

    何不葬山原,不然弃江沜。

    乌鸢与蝼蚁,岂食吾一贯。

    独流天地间,万古亘光灿。

    神仙固渺茫,此事良可惋。

    忍哉偷儿狂,更捣泥腹烂。

    我来拟少休,亭压不敢玩。

    黄冠四三人,拙野只欲窜。

    延坐无好言,令我住凉馆。

    饭余且纵观,逸兴薄霄汉。

    琴鸣著高弹,弈胜出奇算。

    歗咏壶隠楼,抚事发长叹。

    大书同人名,聊欲记游玩。

    阴霾淰轻寒,日色倏昏晏。

    倩人买村醪,煮芋叠肴桉。

    清坐二更深,一睡各鼻鼾。

    晓来登岩头,棘路解羁绊。

    划开天盖宽,远景过飞翰。

    幽藂摘新查,窥险身发汗。

    居然束归装,重下西岩畔。

    我思古之人,岂只局穷闬。

    观海登泰山,深高世间冠。

    斯岩虽荒榛,乐事实昭焕。

    人心本然同,今古未容判。

    终当驾云风,高蹈无畔岸。

    作诗示儿童,兹游吾岂但。

  • 寿王尚书二首 其二

    项安世 〔宋代〕

    去年曾赋泰山高,祇识君侯一味豪。

    稍稍近能窥雾豹,堂堂元不挂秋毫。

    直将空洞容君辈,从使参军似马曹。

    此世此途荆棘久,借公余勇为除薅。

  • 登泰山 其二

    陈梦良 〔宋代〕

    何处鸾笙凤管清,觉来身世在蓬瀛。

    龟蒙凫峄争趋势,恒霍嵩华共仰兄。

    封禅幸无书献纳,洞天尚有路通名。

    自惭游兴非司马,不扣天门空此生。

  • 次韵宇文白云山 其一

    洪皓洪皓 〔宋代〕

    天际正英英,排空忽上升。

    苍梧何处出,岱岳自封兴。

    但见奇峰耸,宁知嘉气凝。

    秋风殊未起,勿用遽飞腾。

  • 郭有道先生知命录喜其摆落世尘去来自在真神仙中人也用余时升韵附于群公诗后

    郭印 〔宋代〕

    高标百世可廉顽,喧处亡心心自闲。

    小院客来风扫地,凉宵人静月窥关。

    了知游戯梦蝴蝶,聊学逍遥歌泰山。

    须信先生今未死,青冥鹤驾眇难攀。

  • 漫天岭

    张先张先 〔宋代〕

    不独高明不可谩,仍知不似泰山安。

    五丁破道秦通蜀,却被行人脚下看。

  • 题岱宗无字碑

    李昉 〔宋代〕

    巨石来从十八盘,离宫复道满千山。

    不因封禅穷民力,汉祖何缘便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