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的诗文
17 / 4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游泰山六首 六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飖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
赠送李显之
君居予昔至,古郓泰山隈。
钓地卢泉美,帆天巨野开。
霸思齐相竞,道感鲁儒培。
历世传微学,随时产异才。
稍穷南土胜,端为北堂来。
金错倾求砚,斑衣戏捧杯。
三春芍药国,六代凤凰台。
搜览心应惬,题评句必瑰。
暑风初绿稻,霖雨正黄梅。
江路宜珍护,鹏程积渐催。
-
送游吏部赴召
天马周流不停策,青龙挂空山无色。
区中物物见根柢,岁年滔滔逐流水。
吁天求归归未获,客里随人送行客。
𫓩金伐鼓行清秋,江头组练云如稠。
道旁老人相与语,主宾闻之愕相顾。
或云造阙如登僊,一声謦咳落九天。
岂知位高势逾偪,莫向紫宸庭下立。
非关噉刍解喑嘿,紫宸地禁鸣不得。
或云敢言儗鸣凤,千古高名泰山重。
岂知说著心骨惊,臣名愈重国愈轻。
或言古人重晚节,元忠子方费分说。
岂知晚节不难保,却忧攘臂为人笑。
三人所赠不皆然,然则子也今何言。
元祐中年基绍圣,建中靖国何尝靖。
若教此事欠讲明,直将两是为端平。
是时臣言便休得,臣不忧身却忧国。
臣愿天意开平治,明良长似改元时。
夬刚未终戒苋陆,姤阴虽微畏羸躅。
真教世道端且平,宁使臣无赫赫名。
三人冁然笑,子之所愿吾不到。
吾言必于身,子言望于人,子意虽厚吾言真。
低头谢二老,还以告景仁。
-
赠毛仙翁
天上玉郎骑白鹤,肘后金壶盛妙药。
暂游下界傲五侯,重看当时旧城郭。
羽衣茸茸轻似雪,云上双童持绛节。
王母亲缝紫锦囊,令向怀中藏秘诀。
令威子晋皆俦侣,东岳同寻太真女。
搜奇缀韵和阳春,文章不是人间语。
药成自固黄金骨,天地齐兮身不没。
日月宫中便是家,下视昆仑何突兀。
童姿玉貌谁方比,玄发绿髯光弥弥。
满朝将相门弟子,随师尽愿抛尘滓。
九转琅玕必有余,愿乞刀圭救生死。
-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余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 登封泰山
天下名山众,岩岩独岱崇。
圣朝久熙洽,天子乃登封。
清跸临危顶,钩陈备祲容。
下观红日出,中起白云浓。
太史陪祀见,燕公载笔从。
安知千载后,樵者斧坛松。
-
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东山曰翠峰望湖中群山高下出没如大圆镜见百千万亿青螺髻然瑰玮绝特盖入眼未之见恨风作不能过西山睹林屋洞天之胜然已得其仿佛矣 其一
太湖三万六千顷,如今试吞无一毛。
目力未应论近远,泰山之本只秋毫。
-
客有言泰山者因思青城旧游有作
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
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
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
山麓云未归,平地泥没踝。
乃知宿处高,所恨到者寡。
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
夜分林采变,旸谷看浴日。
九州皆片尘,盛夏犹惨栗。
我闻思一往,安得飞僊术。
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