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十则

    佚名 〔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 六国论

    苏洵苏洵 〔宋代〕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春夜宴桃李园序

    李白李白 〔唐代〕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桃花 一作:桃李)

  • 招魂

    屈原屈原 〔先秦〕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掌梦!

    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

    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巫阳焉乃下招曰: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

    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

    而离彼不祥些!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归来兮!不可以讬些。

    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

    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归来兮!不可久淫些。

    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旋入雷渊,爢散而不可止些。

    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

    五谷不生,丛菅是食些。

    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

    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

    归来兮!恐自遗贼些。

    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

    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归来兮!不可以久些。

    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

    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

    悬人以嬉,投之深渊些。

    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

    归来!往恐危身些。

    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

    敦脄血拇,逐人伂駓駓些。

    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此皆甘人,归来!恐自遗灾些。

    魂兮归来!入修门些。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秦篝齐缕,郑绵络些。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天地四方,多贼奸些。

    像设君室,静闲安些。

    高堂邃宇,槛层轩些。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网户朱缀,刻方连些。

    冬有穾厦,夏室寒些。

    川谷径复,流潺湲些。

    光风转蕙,氾崇兰些。

    经堂入奥,朱尘筵些。

    砥室翠翘,挂曲琼些。

    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蒻阿拂壁,罗帱张些。

    纂组绮缟,结琦璜些。

    室中之观,多珍怪些。

    兰膏明烛,华容备些。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

    九侯淑女,多迅众些。

    盛鬋不同制,实满宫些。

    容态好比,顺弥代些。

    弱颜固植,謇其有意些。

    姱容修态,絚洞房些。

    蛾眉曼睩,目腾光些。

    靡颜腻理,遗视矊些。

    离榭修幕,侍君之闲些。

    悲帷翠帐,饰高堂些。

    红壁沙版,玄玉梁些。

    仰观刻桷,画龙蛇些。

    坐堂伏槛,临曲池些。

    芙蓉始发,杂芰荷些。

    紫茎屏风,文缘波些。

    文异豹饰,侍陂陁些。

    轩辌既低,步骑罗些。

    兰薄户树,琼木篱些。

    魂兮归来!何远为些?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

    稻粢穱麦,挐黄梁些。

    大苦醎酸,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和酸若苦,陈吴羹些。

    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鹄酸臇凫,煎鸿鸧些。

    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

    粔籹蜜饵,有餦餭些。

    瑶浆蜜勺,实羽觞些。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归来反故室,敬而无妨些。

    肴羞未通,女乐罗些。

    敶钟按鼓,造新歌些。

    《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嬉光眇视,目曾波些。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

    长发曼鬋,艳陆离些。

    二八齐容,起郑舞些。

    衽若交竿,抚案下些。

    竽瑟狂会,搷鸣鼓些。

    宫庭震惊,发<激楚>些。

    吴歈蔡讴,奏大吕些。

    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

    放敶组缨,班其相纷些。

    郑卫妖玩,来杂陈些。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

    菎蔽象棋,有六簙些。

    分曹并进,遒相迫些。

    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晋制犀比,费白日些。

    铿钟摇簴,揳梓瑟些。

    娱酒不废,沈日夜些。

    兰膏明烛,华灯错些。

    结撰至思,兰芳假些。

    人有所极,同心赋些。

    酎饮尽欢,乐先故些。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乱曰:

    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

    菉蘋齐叶兮,白芷生。

    路贯庐江兮,左长薄。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青骊结驷兮,齐千乘。

    悬火延起兮,玄颜烝。

    步及骤处兮,诱骋先。

    抑骛若通兮,引车右还。

    与王趋梦兮,课后先。

    君王亲发兮,惮青兕。

    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

  • 鵩鸟赋

    贾谊贾谊 〔两汉〕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鵩似鸮,不祥鸟也。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也。其辞曰: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勾践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众人惑惑兮,好恶积亿;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蒂芥兮,何足以疑!”

  • 杂说一・龙说

    韩愈韩愈 〔唐代〕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 晏子不死君难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 后赤壁赋

    苏轼苏轼 〔宋代〕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 项脊轩志

    归有光归有光 〔明代〕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阶寂寂 一作:堦寂寂)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后出师表

    诸葛亮诸葛亮 〔两汉〕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