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苏轼苏轼 〔宋代〕

    双龙对起。

    白甲苍髯烟雨里。

    疏影微香。

    下有幽人昼梦长。

    湖风清软。

    双鹊飞来争噪晚。

    翠飐红轻。

    时下凌宵百尺英。

  • 滕王阁

    释晦机 〔宋代〕

    槛外长江去不回,槛前杨柳后人栽。

    当时唯有西山在,曾见滕王歌舞来。

  • 题谭君诗集

    姚勉姚勉 〔宋代〕

    建州衣钵传武功,山谷濠梁窥谢公。

    谭君之诗何自工,君家诗有冰清翁。

    野塘千顷涵秋风,资奁尽在奚囊中。

    苏僊今已骑虬龙,野塘钓艇君谁同。

  • 谢襄阳陶宰惠靖节先生编年大本

    陈造陈造 〔宋代〕

    陶翁清节人可追,陶诗妙处吾所师。

    百篇昭昭揭日月,行云流水无定姿。

    颠倒后前昧甲子,可忍白璧犹小疵。

    三家纪述互踳駮,千载传授仍参差。

    远孙挺立翁不死,吏隠平挹乡里儿。

    空洞胸襟著今古,遗编订正当属谁。

    扶微擿隠究茫昧,别白苍黑分毫厘。

    翁拔俗心诗其寓,彼未易识此则遗。

    幽意隠义眼中了,笔端有口今见之。

    细书大字肯及我,故人嘉惠良不赀。

    摩挲老眼屏汤熨,欻讶毛孔生凉飔。

    归装不忧更空匮,招隠正用宽衰迟。

    世间报施有厚薄,自顾壁立谋晨炊。

    心期烱烱共一月,未妨相望天之涯。

  • 书幽芳亭记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李清照 〔宋代〕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 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

  • 南浦・旅怀

    孔夷 〔宋代〕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 闻潘衡有婢出适安福传其法造墨甚精孙温叟捧檄其县诗从乞之

    赵蕃赵蕃 〔宋代〕

    如闻墨潘氏,一派传婢子。

    世上多徇名,我曹宁贵耳。

    公其品题之,为我致窗几。

    定知青出蓝,未信橘为枳。

    升堂与入室,亦喻接花理。

    又如淮王仙,鸡犬悉飞逝。

    况兹薪水供,得法信有是。

    我书初不工,为诗长费纸。

    笔墨倘精妙,尚可令予起。

    誓将扫灶煤,顿顿烧寒苇。

    度日有不烦,扫煤复何自。

    公闻应大笑,士穷乃如此。

    非但我有求,知名渠自尔。

  • 秋​水​(节​选)

    舒亶舒亶 〔宋代〕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 江南春・波渺渺

    寇准寇准 〔宋代〕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