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良百一歌 眼病 一

    徐成 〔唐代〕

    一切眼昏瘴,皆因热所伤。

    莫令肝脏冷,泪出转难当。

  • 王良百一歌 杂忌 三

    徐成 〔唐代〕

    面北朝朝𫗪,形躯渐渐伤。

    其中忽有患,有患悔难当。

  • 王良百一歌 略相 九

    徐成 〔唐代〕

    要知有寿马,唇慢口方停。

    好是如羊目,驆良寿亦长。

  • 行路难二十篇(幷序) 第二十章明菩提微妙

    傅翕 〔唐代〕

    君不见无上菩提最为近,四大五阴皆深奥。

    其实清净妙难知,不悟此心真卒暴。

    和合性中无有实,是故称为诸法要。

    于中无妄亦无真,只用无为作微妙。

    寻其体寂不应言,假为众生立名号。

    若知名号即非名,解了众生知佛教。

    觉知无因之正因,当得无因无果报。

    善达贪爱得无生,无名去来无动摇。

    不见圣果异凡情,分别圣凡还复倒。

    若人无愿齐无修,必定当为世间导。

    行路难,路难非秽亦非净。

    是非双泯复还存,泯存叵测见真性。

  • 行路难二十篇(幷序) 第十章明寂灭无心常行精进

    傅翕 〔唐代〕

    君不见寂灭性中无寂灭,真实觉中无觉和。

    亦复无有无知觉,清虚寂寞离方规。

    法性自尔无因致,忆想颠倒性无为。

    正使飘流遍三界,于其心中实不移。

    无去无来亦无住,善达无住亦无亏。

    诸佛世雄非尊大,三毒四倒亦非卑。

    却寻缘心无所得,无缘心中缘复弥。

    若欲速去无上道,无知三毒性能资。

    三毒生于三解脱,七识还生七觉支。

    倒心去来无有实,去来无急亦无迟。

    觉诸烦恼观前境,但自惩心而却推。

    心本无根何有本,六尘五欲不能拘。

    行路难,路难微妙甚希奇。

    昔日殷勤勇精进,不知精进背无为。

  • 行路难二十篇(幷序) 第六章明心性无染

    傅翕 〔唐代〕

    君不见智人求心不求佛,诸法寂灭即贪淫。

    爱欲贪淫从心起,我亦征心于无心。

    若也求心复不得,自然无处起贪淫。

    贪淫无起亦无灭,颠倒非浅亦非深。

    又亦不得非贪欲,无得不得妙难寻。

    三毒性中恒如此,具足常同坚固林。

    余事贪淫为佛事,更无三毒横相侵。

    若求出离还沉没,分别出没还复沈。

    诸佛善得于三毒,众生虚妄不能任。

    我亦勤修三毒性,更不愿求诸佛心。

    行路难,路难心中本无物。

    无物即是净菩提,无见心中常见佛。

  • 凤凰台兽相和歌(题拟) 八

    不详 〔唐代〕

    寒灯未灭夜愁添,轻帐低垂薄似烟。

    忘却闺中病无寐,空教魂梦到君边。

    (又和。

    见元林坤《诚斋杂记》卷下,元伊世珍《琅环记》卷上引《诚斋杂记》。

    )(〖1〗《诚斋杂记》云:「唐大历中,有人独行到凤凰台,望见一男子与一妇人相和而歌,声澈云际。

    」「歌罢,其人迫而视之,乃二兽焉,一类猪而体特高,蔚有文彩,一类龙而小,遍体纯黄色。

    其人惊而走。

    行者问之因语其故,共往观之,寂然无所见,惟竹书一束在地。

    」)。

  • 凤凰台兽相和歌(题拟) 五

    不详 〔唐代〕

    寂静璇闺度岁华,并头莲叶又如钱。

    愁人独处那堪此,安得君来共枕眠。

    (又歌。

    )。

  • 青童君别赵旭诗

    不详 〔唐代〕

    与君宿世有仙缘,衾枕交欢岂偶然。

    十载为期君记取,洞明山上鹤冲天。

  • 日华月华君赠郑冠卿诗(题拟) 二

    不详 〔唐代〕

    名利教疏便可疏,俗情时态莫踟蹰。

    人寰律历千回换,僊洞光阴数息余。

    应(《仙迹记作「顷」》)信令威曾化鹤,亦(《仙迹记》作「今」)知庄叟美(《仙迹记》作「羡」)游鱼。

    不缘过去行方便,那得今来(《仙迹记》、《碧虚铭》作「朝」)会碧虚。

    (见《灯下闲谈》卷下《代名纳税》。

    又见桂林市文管局编《桂林石刻》录桂林七星洞磨崖宋尹穑绍兴五年撰《仙迹记》、《粤西金石略》卷九录范成大《碧虚铭》录「不缘」二句。

    《全唐诗》卷八六二仅收「不缘」二句,似即出《碧虚铭》。

    )(按:《灯下闲谈》一书,旧题宋江洵著,实误。

    据拙考应为五代间人著,作者姓名已佚,约生于唐末,而书成则在后唐天成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