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诗文
5 / 22546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阶寂寂 一作:堦寂寂)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风竹
五竿细筱似荷茼,数点青苔草面封。
莫怪枝枝半无叶,昨宵风雨折长松。
只堪拟作钓竿横,岂有干云拂雾情。
寄语风霜休更忘,只今巳自瘦伶仃。
竹劲由来缺样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个琅玕不向东。
鸮鸟尝依恶木栖,鹤鹩多宿竹间枝。
冯君莫画生风叶,卵破巢倾始得知。
-
曲江歌
曲江风日竟如何,碧树红云傍海多。
春暖瑶阶留舞鹤,吟成白雪杂鸣鼍。
高堂会见重生齿,舞袖新裁旧赐罗。
石氏里门应却骑,秦朝源水更通波。
天边晓日牙绯近,浦上灵风彩鹢过。
真有神仙居陆地,愿将勋业带黄河。
遥持宝镪临桑梓,重拜鸾封照薜萝。
绮席味甘罗海错,软舆春暖拥雕戈。
还凭鼎养供期耄,不负庭趋费琢磨。
我亦有亲归未得,因君聊赋曲江歌。
-
题林逸人水竹居巷中州逸人隐于横塘所居环树脩竹凿池以通潮汐暇日常宴坐其中与道徜徉澹如也因以水竹居自名其堂且索予长句诗就主人击节而歌歌竟请书为赠文
清莫清如金塘之碧筱,澹莫澹如玉溆之澄澜。
红泉一道写天影,青林五月惊秋寒。
草堂宴坐如空寂,远过山阴子猷宅。
初疑飞梦落湘皋,彷佛苍梧起瑶瑟。
磷下苔边好濯缨,看书高枕谢浮名。
白鸥小艇沧浪调,黄鹤孤琴静夜声。
閒门永日无车骑,半榻清风兀然醉。
动处偏澄静者心,晚节方知此君意。
客来呼酒共论文,烧笋烹鱼每夕曛。
自耽老兴工长律,更喜儿郎书八分。
忆昔闻君访仙岛,壶丘员峤多灵草。
九转黄金祗浪传,数茎白发归来好。
如今高蹈隐乡山,学得刘伶善闭关。
只愁西伯非能猎,忽到滋泉水竹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