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诗文
4 / 22546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三至轩诗
晢晢绘云手,弱冠绘楚云。
焚兰媚累灵,糈粲款湘君。
沿湘至章江,菉施犹沾芬。
时乃遘多艰,日诵湘累文。
严霜夏杀草,冻雨夹尘飞。
萤翼绕高木,黑云曳其辉。
伊肯遘时危,风云转眸违。
豺虎长羽翰,全藩无完衣。
谁抱素玉光,而不以瑕归。
丈人矢冰心,遘危以无讥。
陟陟滕王阁,悄然啸孤怀。
寒鸟伴衰蒲,犹泛秋江来。
枯榆不择波,疲鸟不择栖。
宛宛王侯门,寒云翳雕题。
四郊桃李颜,迎向丈人开。
桃李对春言,今是伤昔非。
桃李醉春色,葵藿迎晓日。
天王抚嘉运,君子抱贞质。
丕昭天王德,敝民家再实。
茅闾有谣言,妻子不相失。
所以不相失,维公政画一。
小扬南浦水,作雨炎蒸歇。
小抉西山云,碧天见瑶月。
再扬南浦水,作泽润朽骨。
再抉西山云,瑞霭浮金阙。
章江搆孤轩,拟在飞云端。
皎皎丈人骢,三驾三回欢。
邮柳几番青,寸心恒自丹。
轩高不九寻,人以飞云观。
何以飞云观,轩端栖紫鸾。
丈人居轩端,春从天上分。
下以忞民难,上以答圣君。
江藩昔重创,万井哀如焚。
贪人犹教馋,锯牙虎为群。
丈人耿隐忧,为霖腾溟云。
洗洗垢薮污,扬之风馨芬。
轩中灌猗兰,草苗日渐稀。
不喜草苗稀,喜得纫兰归。
轩中灌孤松,留与白鹤飞。
白鹤绕松飞,轩外生素辉。
-
淑人迁柩至祖送还书感八首
日日青山劝我归,明朝为尔定归期。
宵残展转不成寐,却悔当年下钓矶。
寻常白发怜予老,今日青山独尔归。
肠断不堪临别处,还将好语慰孤儿。
此路同君两度归,归时长是泪沾衣。
如今不减当时泪,湿尽麻衣君不知。
路转河桥客欲辞,黯然东望一沾衣。
来时记得停舆处,茅屋垂杨映酒旂。
三十年前二十时,小窗灯火对鞶丝。
如今此意从谁语,头白伤心只自知。
长安初到忆搬家,幼女娇儿共一车。
死别生离三十载,老怀争遣不成麻。
京华桂玉两关心,粗得心閒病已侵。
伴我一生成底事,诰鸾空印紫泥深。
长途极目四千里,往事伤心五十年。
正到不禁凄断处,一声哀雁过楼前。
-
王屋山人琢砚歌和徐琶洲作
弘农陶泓大叫笑,山人凿破混沌窍。
崖崩峡坼端水乾,出实入虚穷窈窱。
载魂抱魄顽不顽,次第运转涳濛閒。
飞光耀目动权贵,明驼领取出梅关。
一卷礧砢见遗掷,山人得之深赏识。
大璞不琢由天然,天君独运非人力。
紫羊迎刃露肝胆,鸲鹆披沙偷觑眼。
青花绚采烟雾霾,黄龙吐气卿云烂。
三瞻四顾几经营,一圆一方胥有情。
婆娑火蜡发光怪,皮肤剥落存晶瑩。
琢成贮以流黄锦,出入与俱瞑与寝。
晴窗疏注娲皇书,炼石补天天敛衽。
琶洲高士徐铎愚,囊中倾出灵蛇珠。
一唱三叹尽刻画,山人持入山僧庐。
老眼摩挲观不足,随声答响呈幽独。
有人问我山人谁,陈子臣张号王屋。
-
中秋先一夕同吴允兆周元父集宋西宁园亭玩月申旦即席分赋得郊字
秋半园林易水郊,郇厨频出大官殽。
茅堂一叶霜华下,桂殿千花月色交。
极目蟾蜍初展镜,惊心乌鹊未安巢。
清光傥为侯门驻,后夜重携上客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