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八

    王梵志 〔唐代〕

    造酒罪甚重,酒肉俱不轻。

    若人不信语,(「语」,伯三七一六、斯二七一○卷作「义」。

    )捡取《日槃经》。

    (「日」,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湼」。

    )。

  • 四七

    王梵志 〔唐代〕

    见贵当须避,知强远利他。

    (「利」,伯三五五八、伯三六五六卷作「离」。

    )高飞能去纲(按当作「网」。

    )岂得值低罗。

  • 四三

    王梵志 〔唐代〕

    亲客号不疎,(「号不疏」,伯三六五九、斯四六六九卷作「无疏伴」。

    )建唤则须唤。

    (「建唤则须唤」,伯三七一六卷作「来即𫔯须唤」,伯三五五八、伯三六五六、斯三三九三作「唤即尽须唤」。

    )食食宁且休,只可待他散。

  • 三五

    王梵志 〔唐代〕

    欲得依(一本作「于」。

    )身吉。

    无过作是非。

    (一本作「莫作非」)。

    但知牢闭口,祸去阿你(一本作埿。

    )来。

    (「阿你来」,斯二七一○、斯三三九三、伯四○九四卷作「阿宁来」,伯三五五八、伯三六五六卷作「自然离」。

    )。

  • 回波乐 七十九

    王梵志 〔唐代〕

    不思身去促,能贪无限财。

    生平惜(一作「借」)不用,命尽如粪堆。

    虫蛆内攘攘,食脉烂穴开。

    罗锦缠尸送,枉屈宝将埋。

    宁知入土后,二节变为灰。

  • 回波乐 七十一

    王梵志 〔唐代〕

    [□□□]有死,来去不相离。

    常居五浊地,更亦取头皮。

    纵百年活(此句缺一字),须臾一向子。

    彭祖七百岁,终成老烂鬼。

    托身得他乡,随生作名字。

    轮廻[□]动急,生死不[□]你。

    身带无常苦,长命何须喜。

  • 回波乐 六十二

    王梵志 〔唐代〕

    若欲觅佛道,先观五荫好。

    妙宝非外求,黑暗由心造。

    善恶既不二,元来无大小。

    设教显三乘,法门奇浩浩。

    触目即安心,若个非珍宝。

    明识生死因,努力自研考。

  • 回波乐 四十六

    王梵志 〔唐代〕

    世有一种人,可笑穷奇物。

    闲则著五欲,急时便□□(项补「依佛」)。

    □□□□□,□□持戒律。

    好结无情伴,招唤共放逸。

    心净不[礼]□,□□□□□。

  • 回波乐 三十六

    王梵志 〔唐代〕

    你今意况大聪,不语修道有功。

    亦无二边不著,亦复不住太空。

    众生不解执有,只为心里不通。

    迷人已南作北,又亦不[辨](辩)西东。

    念个痴人学道,终日竟夜忩忩。

    只都(项校「覩」)小儿无智,何异世谛盲聋。

  • 回波乐 二十九

    王梵志 〔唐代〕

    荣利皆悉争,畏死复贪生。

    心神为俗网,蠢蠢暗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