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悼亡百绝句・其二十五

    许传霈 〔清代〕

    客来斗酒不须谋,剪韭治蔬尽适喉。

    雅喜金鳞烹宋嫂,家家艳说是鱼球。

  • 九月四日重至东阳寄杭诸友・其一

    许传霈 〔清代〕

    握手行江曲,寂寞破清谈。

    离愁浩无际,烟波逐征帆。

    白蘋飘秋渚,青松依石岩。

    欸乃一声去,江流暮色涵。

    回首系篷处,灯火落两三。

  • 钝斋主人赋诗见赠并弁言白云洞读书图作长句谢之

    许传霈 〔清代〕

    西河太守称汉室,贤知继踵问民疾。

    公家兄弟特过之,竞蜚英声腾茂实。

    仲氏视学使豫章,玉策持衡道大光。

    群季宰治江南北,循吏儒林遥相当。

    公也一麾来出守,立德功言务不朽。

    初治括苍续金华,清白堂前讴歌久。

    农桑自古勒成书,白苏于今式楷模。

    经济匡时成卓识,文章致用乃真儒。

    况夫早岁训髦士,秉铎胶庠率践履。

    教养人材天下奇,诚意正心学如此。

    鲰生新从东浙来,遗爱甘棠勿剪裁。

    传说近年作吏隐,部民去思每低徊。

    不图谒见苕溪上,风雪为介神为王。

    阳春成集本词宗,大树论功徵宽量。

    愧我生无太白才,何幸身登韩子阶。

    常获纵谈陪文宴,非慕高致快含杯。

    既荷题图辱奖评,复承赠句谬相与。

    渊渊沧海矜尺波,浩浩雷门特步鼓。

    当风披诵不自安,昭垂法戒理或然。

    会须佩韦慎不害,相见端州使君贤。

  • 复偕杨施二广文饮程庠二雨堂柬主人孙子兰

    许传霈 〔清代〕

    相逢底是薄寒毡,醉倒鳣堂抱瓮眠。

    一样知交今旧雨,卅年客梦去来缘。

    无心新月窥书剑,有意春灯照管弦。

    赢得连朝文字饮,同乡到此小游仙。

  • 陈雪杭邮寄白云洞读书图题作,诗以复之

    许传霈 〔清代〕

    怕听他乡金缕歌,新词题到怅如何。

    东风有脚留诗住,飞瀑无心送鲤过。

    石洞句多惭务观,水亭图寄话东坡。

    明朝欲放云归去,长与严江月影磨。

  • 偕梓材、洛翘、师竹、芝生作消暑集,尝白莲花瓣,分得渔字

    许传霈 〔清代〕

    采采白莲花,池塘半亩馀。

    明霞落波晚,红日照林初。

    嘉宾常欢聚,消暑足清娱。

    鸡豚苦下箸,瓜果足园蔬。

    主人出新意,折花充庖厨。

    我曾餐兰菊,秀色并可茹。

    天地为炉炭,山水得膏腴。

    况此白菡萏,清不染泥淤。

    烹调妙燔炙,瓣瓣落瑶琚。

    奉出白玉盘,香味与之俱。

    清气沦骨髓,芳泽润肌肤。

    催诗分雪藕,酌酒和琼酥。

    充我冰洁肠,烦热快涤除。

    彼哉尘俗子,未许为酒徒。

    膏粱涂痴腹,粗粝饱腐儒。

    爱花花愈憎,臭味自然殊。

    若使餐此莲,出污而入污。

    安得素心侣,英华共含咀。

    邀花入肺腑,谅勿蒙其辜。

    座客发狂笑,语奇天下无。

    花不用钱买,酒岂为我沽。

    今夕尽足乐,心事梦樵渔。

  • 重九偕张棣笙施衡甫两学博叔兄子承登道场山至万象塔,北望太湖放歌纪事

    许传霈 〔清代〕

    我生少小客菰城,日对城南山之塔。

    塔矗山顶不知名,但喜山塔天作合。

    续来此邦已壮年,城郭人民历变迁。

    不寻名胜徒惆怅,碌碌车马走烽烟。

    何幸今岁又三到,山灵号咷转为笑。

    九月九日天气清,漫集壶觞邀同调。

    初入平陂蚁珠穿,旋跻危磴猾巢悬。

    股栗神眩难休息,攀扶直欲穷崖巅。

    忽起天风何浩浩,此身已在千岩表。

    昂瞻天外阊阖开,俯瞰群山培塿小。

    方见斯塔位置间,卓立苍茫我欢颜。

    本有康庄达人境,绝无尘俗绾仙寰。

    平时所见乃山背,欲登不登三十载。

    端由恒蹊迷浅人,井观万物等盆戴。

    崎岖阅尽履坦途,浮障销除證真吾。

    到此如酬饥渴愿,装严非独宝浮屠。

    浮屠北望渺无极,滚滚洪涛天一色。

    吴越具区八百里,塔势空横影卧黑。

    山川呼吸灵气通,方丈蓬壶在眼中。

    况复奇峰罗七二,奔赴俨出偏师攻。

    塔兮会心寂铃语,尽大乾坤理如许。

    登临此地揽其全,学海学山齐得所。

    山前落日不可留,一啸长空木落秋。

    青林红树相应答,读书当有何楷俦。

    噫吁嘻,未到山头不见湖,日对此山何为乎。

    我今疑晢归去发长歌,欲问看山不足苏东坡。

  • 将去东阳留别诸友用洛翘韵

    许传霈 〔清代〕

    阳生冬至又来春,遽唱骊歌拂袖尘。

    飞雁搏沙原小聚,鸣莺求友听常新。

    山林迎送偏劳我,翰墨因缘大快人。

    临别开尊无限意,顿教佳酿失芳醇。

  • 长至后一日奉东邑节孝姓氏总牌入祠,赋诗落成

    许传霈 〔清代〕

    两仪分乾坤,阴阳至理存。

    生而为夫妇,肇始重人伦。

    常变不逾节,死生安足论。

    所以性天在,海陬协平均。

    为妇全其节,为女孝于亲。

    捐躯临患难,就义得归真。

    我长苕霅间,趋庭时有闻。

    阐幽扬毅魄,发显表贞魂。

    烽火十数载,姓氏忽焉泯。

    太岁在癸酉,招我有白云。

    片片起古洞,道义为之根。

    善哉顺地道,雅与德为邻。

    惜历红羊劫,名半萎灰尘。

    父母斯土者,臭味幸同群。

    遗轶承残简,耆老徵献文。

    隋宋迄今日,千百会纷纭。

    曰贞烈节孝,大书列四门。

    仅以贤寿著,未敢与明禋。

    我作姓氏考,体例藉披陈。

    次年一阳至,享祀升苾芬。

    刲羊中堂屋,神兮降悽焄。

    父老乐皞皞,妇孺话欣欣。

    仪成礼未毕,有客情致殷。

    叹自兵乱后,大义多沈湮。

    夫妇之道苦,阴霾阳不振。

    或以中道绝,或以末路分。

    志气浸浇薄,非皆由贱贫。

    廉耻丧习惯,非皆忘旧恩。

    怛然闻斯语,使我额蹙频。

    秉彝好懿德,善良今其熏。

    敬为叙此意,敢告未亡人。

  • 清明南郊看桃过友成、崇正两书院遗址感赋・其二

    许传霈 〔清代〕

    村前塔影矗,粉白比琼玉。

    循行踏香泥,清溪曲而曲。

    溪水送好香,潺潺来断续。

    空山空无物,三椽铺老屋。

    草深狐兔眠,树枯鹯鹰逐。

    村妪懒不知,门外饭脱粟。

    瓦砾埋残碑,褰裳从头读。

    知是古梵宫,缁流竞托足。

    有明郑长官,崇正乐教育。

    东望石洞遥,西顾八华绿。

    叶许此中兴,名义良不俗。

    修葺相接踵,苕溪费博学。

    祔以孙石台,祀事衣冠肃。

    何经百馀年,山灵额频蹙。

    巍巍西岘峰,终古挂鸣瀑。

    唐宋峙二亭,涵碧与水乐。

    刘郎大小苏,题句争诵熟。

    地脉毓秀奇,兴废常往复。

    所期贤有司,不让前贤躅。

    鼓吹有六经,便是此山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