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 二

    杜光庭 〔唐代〕

    天地西南思早蟾,弓门环尽势纤纤。

    (元刻本林桢《联新事备诗学大成》卷一。

    )。

  • 六十甲子歌(题拟) 五十七

    杜光庭 〔唐代〕

    庚申年,稻谷出高田。

    夏中有大水,低潜被虫煎。

    莫夸苗艳秀,濠楚亦如然。

    低源劳种植,中高甚可怜。

  • 六十甲子歌(题拟) 五十三

    杜光庭 〔唐代〕

    丙辰于,禾苗种陆衢。

    安泰在濠楚,齐晋受殃殂。

    亦复多灾水,鹿兔杂群鱼。

    是处民乏食,仓库悉空虚。

  • 步虚词 十一

    杜光庭 〔唐代〕

    蒙蒙如细雾,冉冉曳铢衣。

    妙逐祥烟上,轻随彩凤飞。

    几陪瑶室宴,忽指洞天归。

    伫立扶桑岸,高奔日帝晖。

    (同前。

    )。

  • 步虚词 一

    杜光庭 〔唐代〕

    旋行蹑云纲,乘虚步玄纪。

    吟咏帝一尊,百关自调理。

    俯命八海暗示,仰携高仙子。

    诸天散香花,萧然灵风起。

    宿愿定命根,故致标高拟。

    欢乐太上前,万劫犹未始。

  • 太阳真君呪

    杜光庭 〔唐代〕

    东望扶桑宫,稽首朝郁仪。

    太阳洞明景,寥寥何所思。

    令我拜金色,候天望英姿。

    皇华将玉女,临轩降此时。

  • 生死歌诀 三

    杜光庭 〔唐代〕

    浮弦多是风头痛,积聚体疼胸膈噎。

    紧实号为寒热证,澁泻烦燥小便澁。

    芤脉盖因阳耗散,鼻衂无时精炁竭。

    脉沉兼优是重阴,气刺胸膨症块结。

    风寒相传脉浮迟,外受寒邪内风热。

    肺受风寒痰欬嗽,左手见之心战佚。

    弱而兼濡是阳虚,汗出憎寒炁羸劣。

    风湿风温及湿温,脉候交差要分别。

    汗无重汗耳无知,妄语无瘖各部委是暍。

    洪数脉来阳气盛,目赤舌干唇破裂。

    浮而兼紧肾之虚,温助寒邪益精血。

    阳绝尺中脉细微,针灸勿令精炁绝。

    促结代脉是脾虚,若见之时难救得,女人尺中须要盛,浮细沉迟是虚证。

    忽然胗得寸中盈,六部无邪身有孕。

    童女童男何以别?须看天真无损缺。

    大凡童子脉来沉,童女尺中洪拍拍。

    男子妇人精血衰,假饶覆溢脉无回。

    一呼四至为平脉,一呼一至死相催。

    伤寒舌黑洗不红,药洗分明定吉凶。

    汗若脉和无恶候,脉如躁疾命将殂。

    中风目闭口开者,喉中拽锯炁不敷。

    脉若洪弦由可救,浮大多应命不苏。

    男女五劳洪数脉,定知不久炁长吁。

    大抵七表八里脉,相连九道作程途。

    表里脉分轻重病,九怪传来病不舒。

    胗脉要分轻与少,始知生死可枝梧。

    浮洪短促为阳弱,沉细兼长阴有余。

    如此分张轻重断,岂同俗眼一凡夫。

    六部鬼贼是如何,造化阴阳事更多。

    心火怕逢沉滑脉,肺金犹怕浮洪克。

    唯有脾元恶木侵,四时寄旺本无形。

    甲乙最嫌金炁重,肾中脉缓水无盈。

    一位克重当须断,二位克重却分轻。

    三位克时难救疗,纵然暂醒必归冥。

    水火相临分上下,金木相侵事必凌。

    水土二宫俱要静,一宫有克少安宁。

    高士要知刑克贼,孰能考究记心经。

    春怕庚辛秋恶候,夏嫌水气火相刑。

    刑克只分轻与重,自然切脉甚精明。

    左手胗得重病脉,右手脉候却调匀。

    只断脉中须应病,故知命脉得和平。

    假此一例余倣此,医门学者要劳心。

    (以上三首均见《宛委别藏》影写本杜光庭《广成先生玉函经》。

    )。

  • 招友人游春

    杜光庭 〔唐代〕

    难把长绳系日乌,芳时偷取醉功夫。

    任堆金璧磨星斗,买得花枝不老无。

  • 三涂五苦颂八首 一

    杜光庭 〔唐代〕

    三才及万物,倚伏各有灵。

    终结大刼数,福尽天地倾。

    往返于五道,苦哉更死生。

    展转三涂中,去来与祸幷。

  • 六十甲子歌(题拟) 二十九

    杜光庭 〔唐代〕

    壬辰祀,禾被虫灾死。

    幷及害万民,六畜亦如是。

    低禾不用耕,种植山腰里。

    早作劣堪收,晚种难准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