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三

    朱琰 〔清代〕

    或曰古四民,最苦农在野。

    佃种食余粒,年丰亦患寡。

    被体无完衣,充肠只菜把。

    商贾操奇赢,鲜衣而怒马。

    往来杂冠裳,气习同纨裤。

    何必去市阛,辛勤向里社。

    嗟哉岂其然,光华石中火。

    大抵起耕农,其厚业难堕。

    试看古田家,吾乡旧风雅。

    毋吟估客乐,遂谓富人哿。

  •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一

    朱琰 〔清代〕

    学者急治生,岂为忧不足。

    衣食无所求,乃得立边幅。

    入世重廉耻,务本贵菽粟。

    养心亦养身,保身如保玉。

    玉碎难再完,身失焉能赎。

    桑田有典型,种爇若先觉。

    杨园非农家,排纂到耕牧。

    殆恐士习移,欲将古风复。

    带经本可锄,《汉书》挂牛角。

    从来英雄人,大半兼耕读。

  • 舟经太湖指点湖山怀渔洋尧峰二前辈・其一

    朱琰 〔清代〕

    疏钟夜雨过枫桥,邓尉看梅泊画桡。

    爱煞渔洋好风调,烟鬟镜黛拥寒潮。

  • 舟经太湖指点湖山怀渔洋尧峰二前辈・其二

    朱琰 〔清代〕

    峻绝尧峰耸碧漪,洞庭春好费相思。

    轻帆一夜西风度,霜满山园唱橘枝。

  •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四

    朱琰 〔清代〕

    殷勤说重农,农夫正在外。

    今年岁不登,未得餍粗粝。

    八口既嗷嗷,百事皆昧昧。

    种谷已无成,出门走相丐。

    回看市井中,昂昂坐牙侩。

    贩籴且为豪,居奇何足怪。

    或又为吾言,眼前见成败。

    不知此天灾,人事贵预备。

    安得如《农书》,精详有校计。

    吾愿为老农,教稼课殿最。

  •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二

    朱琰 〔清代〕

    地员辨土宜,管子精擘画。

    大略分三等,有施长七尺。

    以之测土深,高下定为格。

    其次亢仓子,遗言亦可绎。

    耕道计手足,苗行审强弱。

    差不许毫釐,皎若别黑白。

    匪独《豳风图》,可以绘殿壁。

    人满既可忧,生事又相迫。

    与其算锱铢,毋宁辨菽麦。

    樊迟非小人,学稼今上策。

  • 武林晤钱松南索余何义门校定文选本因与谈古今文体升降成长短句一章即书其后

    朱琰 〔清代〕

    《文选》烂,秀才半,前人之言岂河汉。

    后来文士卑六朝,輘嬴轹刘追陶姚。

    那知高论起风雅,徒使落笔空枝条。

    华实自相因,根植可抒藻。

    巍巍《文选》台,屹立不易倒。

    东坡解事薄小儿,恐亦耳食未深讨。

    读书种子得义门,河源本会寻昆仑。

    剬经缉史有余力,乃复来闯曹刘藩。

    目中一字不轻放,欲使临文绝影响。

    从兹论辨始见真,譬若片言折堂上。

    吟才今日传湘灵,夜照太乙然藜青。

    十年好古有元本,肯夸明月遗秋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