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

    常建常建 〔唐代〕

    羸马朝自燕,一身为二连。

    忆亲拜孤冢,移葬双陵前。

    幽愿从此毕,劒心因获全。

    孟冬寒气盛,抚辔告言旋。

    碣石海北门,余寇惟朝鲜。

    离离一寒骑,袅袅驰白天。

    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

    寸心渔阳兴,落日旌竿悬。

  • 江上琴兴

    常建常建 〔唐代〕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常建常建 〔唐代〕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急,清吹褭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 白湖寺后溪宿云门

    常建常建 〔唐代〕

    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

    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窓。

    溪中日已没,归鸟多为双。

    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

    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

    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

    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

    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

    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

    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

    四郊一清影,千里归寸心。

    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

    毕景有余兴,到家弹玉琴。

  • 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

    常建常建 〔唐代〕

    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

    秦天无纤翳,郊野浮春阴。

    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

    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 古意

    常建常建 〔唐代〕

    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

    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

    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

    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

  • 第三峰

    常建常建 〔唐代〕

    西山第三顶,茅宇依双松。

    杳杳欲至天,云梯升几重。

    莹魄澄玉虚,以求鸾鹤踪。

    逶迤非天人,执节乘赤龙。

    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

    孤辉上烟雾,余影明心胸。

    愿与黄麒麟,欲飞而莫从。

    因寂清万象,轻云自中峰。

    山暝学栖鸟,月来随暗蛬。

    寻空静余响,袅袅云溪钟。

  • 西山

    常建常建 〔唐代〕

    一身为轻舟,落日西山际。

    常随去帆影,远接长天势。

    物象归余清,林峦分夕丽。

    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继。

    渚日远阴映,湖云尚明霁。

    林昏楚色来,岸远荆门闭。

    至夜转清逈,萧萧北风厉。

    沙边鴈鹭泊,宿处蒹葭蔽。

    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

    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

  • 赠三侍御

    常建常建 〔唐代〕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干。

    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

    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

    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

    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

    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

    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

    逸翮望绝霄,见欲凌云端。

    层台何其高,山石流洪湍。

    固知非天池,鸣跃同所欢。

    谁念独枯槁,四十长江干。

    责躬贵知己,效拙从一官。

    折翮悲高风,苦饥候朝飡。

    湖月映大海,天空何漫漫。

    托身未知所,谋道庶不刊。

    吟彼乔木诗,一夕常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