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施州杂咏六首

    潘希曾 〔明代〕

    匹马空山日易移,裹粮篝火傍崖炊。

    谁言野食无供帐,鸟作笙箫树作帷。

    好峰如削透林端,面面生云翠作团。

    安得池盆宽十亩,贮来庭院倚栏干。

    如烟如雾暗空林,湿不沾衣冷沁襟。

    忽见斜阳一回望,始知身下白云岑。

    山头日出山腰雨,不到山头不见晴。

    上下青山一千里,阴晴见惯未须惊。

    一派清泠数曲来,青蒲白石浅澜洄。

    风光不落流觞手,捧得芙蓉露几杯。

    李白风流在夜郎,涪翁继至有辉光。

    皇华忝我来今日,漫把新诗和宋唐。

  • 程甥文德咏雪见寄次韵四首

    潘希曾 〔明代〕

    故园今岁雪,飘洒几昏明。

    近得诗相报,遥怜兴独清。

    缀梅横冻影,堕竹起虚声。

    五岭应难见,千山空复情。

    城上北山雪,曾惊双眼明。

    年来乡信杳,梦见旅魂清。

    遍覆元含垢,潜滋不动声。

    无劳添发白,猿鹤久驰情。

    忆昔双溪雪,通宵似月明。

    楼临琼岛净,人在玉壶清。

    渚鹭迷寒影,江猿咽晓声。

    当时谢庭咏,自足慰亲情。

    我屋苍筠下,窗涵积雪明。

    映书寒亦好,烹茗味偏清。

    夜冻悬冰柱,晴融滴雨声。

    宦游逾二纪,念此不胜情。

  • 咏兰四首

    潘希曾 〔明代〕

    山人遗我兰,百里到城邑。

    采之千仞崖,故土带砂砾。

    瓦盆及时栽,风雨相润色。

    空阶白日静,绿叶光嶷嶷。

    猗兰含紫蕤,经冬冻不发。

    春风几何时,碧干争挺拔。

    一干仅一花,清香乃倾国。

    贞姿颇耐久,逾月未衰落。

    蕙本兰之族,气味亦相似。

    一干五七花,生香春夏际。

    复有闽中产,叶高而稍腻。

    谁书本草经,误以零陵视。

    古人多佩兰,贵有君子德。

    况为王者香,尼父兴叹息。

    芳名播终古,俗眼常罕识。

    高斋风日和,相对余心怿。

  • 南庄八景为孙封君题八首・白云洞口

    潘希曾 〔明代〕

    深洞回尘鞅,閒云锁石扉。

    采芝从此入,愁湿薜萝衣。

    地脉回沧海,源头泻碧山。

    滔滔长此水,谁解洗尘颜。

    久羡流觞事,重寻曲水湄。

    山灵应有约,岁岁好花时。

    不快红尘涴,高峰独杖藜。

    怪来衫袖冷,空翠落袍绨。

    山泉清可爱,绝顶日淙淙。

    一派已奇甚,飞来况复双。

    小桥横断涧,扶醉往来轻。

    日暮不归去,临流弄月明。

    地偏邻古寺,僧过偶相逢。

    未了无生话,深林咽暮钟。

    千载欧翁醉,遗文亦壮哉。

    几经亭下路,留读憩阶苔。

  • 阁老石淙杨公司空鹤山李公都宪东皋王公为同年之会予以年家子与席奉次石淙公韵二首

    潘希曾 〔明代〕

    台星瑞世累朝来,鼎立春风寿域开。

    宿德已为天下老,流芳还拟岁寒梅。

    题名三百元同榜,入会儿孙几举杯。

    乐事也知须尽兴,疏帘迟日任西颓。

    四海通家有自来,登堂今日绮筵开。

    试看当鼎调和手,都是先春馥郁梅。

    盛世喜成嘉会礼,后生叨进旅酬杯。

    三山并峙真堪范,竟日酣歌玉不颓。

  • 次韵赵太史尔锡喜灯花见寄

    潘希曾 〔明代〕

    萧条空斋夜,灯烬花蕊灿。

    故人忽诗来,尺素写强半。

    取诗就灯窥,读之百忧散。

    锵然球玉鸣,烂若盘珠转。

    缅怀琼瑶报,面目良有腼。

    想当孤咏时,焚香坐清宴。

    深忧渺江湖,信断衡阳雁。

    兵戈久未息,畴与当一面。

    空抱济世奇,回肠不成断。

    啸歌自发舒,托寓复冲淡。

    旨哉非浪言,三复吾不厌。

    起舞唾壶缺,顾影巾纱岸。

    空囊获至宝,富贵俄可办。

    灯花信有徵,钱财奚足愿。

  • 秋雨叹三首

    潘希曾 〔明代〕

    旱来恨见秋霖迟,淋漓浃月仍苦之。

    禾焦豆萎已无救,坏屋决梁安用为。

    生柴价高陈粟贵,流离载道闻歔欷。

    莫怪农家贱卖牛,待餔欲给晨昏费。

    溪头浩浩秋水生,黑云四幂雨未晴。

    野荞随波田父泣,河鲫跋扈渔翁惊。

    城中仓廪无馀积,米舶初通过江客。

    乘潮逆浪来不时,到市千钱论一石。

    雨中甘菊横疏篱,怜汝曾遭旱魃欺。

    孤根得润稍苏息,嫩叶欲展仍离披。

    汝时未来须汝待,霜白秋清想风采。

    馀功尚赖延衰年,何日枝头看蓓蕾。

  • 长沙分司竹桂橘三植皆南州高品感而有作时虞逆瑾见害三首

    潘希曾 〔明代〕

    两竿苍玉何年植,潇洒当轩伴寂寥。

    终日看来吟不足,有时倚处醉微销。

    影垂月下湘君佩,声咽风前秦女箫。

    彷佛故园池上见,不知身在五湖遥。

    摇落方同楚客伤,峥嵘一树好秋光。

    谁从月窟移仙种,独把天香殿众芳。

    玉露濯枝丛浅碧,金丹点蕊破轻黄。

    广寒记得曾攀折,屈指于今己十霜。

    青青江橘映秋堂,浥露含风亦自香。

    行处寻常供独玩,霜前三百莫轻尝。

    风流雅称离骚颂,品味珍收本草方。

    寄语湘灵须爱謢,待充包贡入明光。

  • 夏至后苦雨四首

    潘希曾 〔明代〕

    五月夏已至,经旬风尚寒。

    怨咨堪暑雨,卑湿更江干。

    小市慵沽酒,閒居耻素餐。

    颇闻南北路,二麦总艰难。

    江雨晴难得,炎风郁不宣。

    湿蒸藏久药,润透读残编。

    避漏移床遍,通明捲幔偏。

    滁阳二年客,入夏欠相便。

    天漏竟何如,他乡气候殊。

    身常亲药饵,病不贷妻孥。

    郡介江淮僻,城依草树孤。

    东华尘土梦,回首渺川途。

    一雨夏将徂,羁怀转郁纡。

    山深变寒燠,雾重失朝晡。

    羲御谁当挽,云师尔可诛。

    林鸠太无赖,相逐不相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