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琵琶记

    高明 〔元代〕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作品。此剧叙写东汉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结合的作品。

  • 西湖葛岭玛瑙寺僧芳洲有古琴二一名石上枯一名蕤宾铁为赋诗二首・葛仙岭上瞿昙宫

    高明 〔元代〕

    葛仙岭上瞿昙宫,老僧雪眉覆双瞳。

    奇琴久蓄款识古,云是零陵水边石上之枯桐。

    忆昔蛟龙宅其涘,霹雳斩龙树亦死。

    道人作琴傍水弹,几夜湘江泣帝子。

    迩来居我玛瑙坡,声价压倒伽陀罗。

    嵇心羊体妙相得,有耳不听西湖歌。

    松窗茶屋梦初醒,别鹤凄凄怨烟岭。

    隔水逋仙夜不眠,听尽梅花山月影。

    师琴名以蕤宾铁,岂是七丝专一律。

    古来声律商与宫,一百四十四调终于一。

    又闻古铁能解音,何况圣人所作之雅琴。

    琵琶才闻铁自跃,万物岂不通琴心。

    忆昔重华为民鼓,拂拂薰风吹下土。

    九官佩玉和铿锵,凤凰来仪百兽舞。

    无情相感若有情,蜀山欲破铜先鸣。

    从今却笑陶渊明,胡为不取弦中声。

    禅关万竹净尘垢,月出西湖照窗牖。

    此时请师为鼓一再行,试听还有铁声否

  • 泳渔沧庙

    高明 〔元代〕

    麟阁图形与世更,唯侯英烈死犹生。

    斗牛夜焕双龙气,山谷时闻万马声。

    瘴雾辄从风里散,枯苗齐向雨中荣。

    民心恋恋无时已,长共溪流一带潆。

  • 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

    高明 〔元代〕

    仙人海上来,驾言游苍冥。

    乃逢浮丘伯,驻之紫霞城。

    凤凰不可招,梧桐何青青。

    焉知碧山月,期子待吹笙。

    天寒木叶下,短景凄其清。

    幽居有所思,振衣临《黄庭》。

    仰观冥鸿飞,竟与浮云迎。

    怅望不可见,空山暮雨生。

    秋菊有馀色,可以慰幽情。

    岂无一樽酒,泛此黄金英。

    美人久不来,岁晏霜露零。

    坐感芳草歇,佳期怅未能。

  • 夏夜独坐简胡无逸二首

    高明 〔元代〕

    夜静坐前轩,明月方皎皎。

    大火既西行,凉风在木杪。

    庭际促织鸣,凉露下芳草。

    缅怀羁旅人,重感岁时老。

    安得跻空同,一问广成道。

    夜久群动息,境寂无炎蒸。

    凉飙散浮云,惟见河汉明。

    缅怀尘纷劳,喜际夜气清。

    安得舍所趋,白日澹无营。

    仰看斗柄移,耿耿低玉绳。

    天运亦有常,吾生何时宁

  • 石门山

    高明 〔元代〕

    舣舟悬砭入苍扉,满地秋云冷湿衣。

    万古石门扃不合,半空瀑布雪常飞。

    猿收松子和烟落,鹤伴琴童带月归。

    独有谢公诗句好,至今山色纪馀辉。

  • 题青山白云图

    高明 〔元代〕

    昨夜山中宿雨晴,白云绿树最分明。

    茅堂早起无他事,去看溪南新水生。

  • 题孟宗振惠麓小隐

    高明 〔元代〕

    汴水东边杨柳花,春风散入五侯家。

    繁华一去江南远,閒汲山泉自煮茶。

  • 前腔・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高明 〔元代〕

    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合前
  • 黄莺儿・霜降水痕收,迅池塘犹暮秋。满城风雨还重九。白衣人送酒,乌

    高明 〔元代〕

    纱帽恋头,思那人应似黄花瘦。

    合怕登楼,云山万叠,遮不得许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