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厢记

    王实甫王实甫 〔元代〕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 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脱布衫

    王实甫王实甫 〔元代〕

    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

    隔窗儿咳嗽了一声,(红敲门科)(末云)是谁来也?(红云)是我。

    他启朱唇急来答应。

  • 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幺篇

    王实甫王实甫 〔元代〕

    衣冠济楚庞儿俊,可知道引动俺莺莺。

    据相貌,凭才性,我从来心硬,一见了也留情。

    (末云)"既来之,则安之。

    "请书房内说话。

    小娘子此行为何?(红云)贱妾奉夫人严命,特请先生小酌数杯,勿却。

    (末云)便去,便去。

    敢问席上有莺莺姐姐么?(红唱)。

  •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王实甫 〔元代〕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 张君瑞闹道场(第一本)・鸳鸯煞

    王实甫王实甫 〔元代〕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

    劳攘了一宵,月儿沈,钟儿响,鸡儿叫。

    畅道是玉人归去得疾,好事收拾得早,道场毕诸人散了。

    酩子里各归家,葫芦提闹到晓。

    (并下)。

  • 张君瑞闹道场(第一本)・络丝娘煞尾

    王实甫王实甫 〔元代〕

    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 张君瑞闹道场(第一本)・仙吕/赏花时

    王实甫王实甫 〔元代〕

    夫主京师禄命终,子母孤孀途路穷;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宫。

    盼不到博陵旧冢,血泪洒杜鹃红。

  • 张君瑞闹道场(第一本)・二煞

    王实甫王实甫 〔元代〕

    院宇深,枕簟凉,一灯孤影摇书幌。

    纵然酬得今生志,着甚支吾此夜长。

    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槌床。

  • 草桥店梦莺莺(第四本)・络丝娘

    王实甫王实甫 〔元代〕

    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

    到底干连着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夫人云)这小贱人也道得是。

    我不合养了这个不肖之女。

    待经官呵,玷辱家门。

    罢罢!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与了这厮罢。

    红娘唤那贱人来!(红见旦云)且喜姐姐,那棍子则是滴溜溜在我身上,吃我直说过了。

    我也怕不得许多,夫人如今唤你来,待成合亲事。

    (旦去)羞人答答的,怎么见夫人?(红云)娘跟前有甚么羞?。

  • 张君瑞害相思(第三本)・驻马听

    王实甫王实甫 〔元代〕

    不近喧哗,嫩绿池塘藏睡鸭;自然幽雅,淡黄杨柳带栖鸦,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抓住荼蘼架。

    夜凉苔径滑,露珠儿湿透了凌波袜。

    我看那生和俺小姐巴不得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