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其一

    方回 〔元代〕

    等是耕王土,谁令住海滨。

    死沈凡几屋,生哭并无人。

    可痛淮连浙,兼忧广及闽。

    鲸鲵容此物,蝼蚁视吾民。

    浪祭推潮鬼,虚祈主地神。

    怀襄吾未见,七十五年身。

  • 题竹石棘图

    刘崧刘崧 〔元代〕

    山石确荦行路微,苦竹丛棘相因依。

    草根露寒蟋蟀语,有客秋暮怀当归。

  • 九日在迩索居无聊取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赋七诗以自遣・其四

    戴表元 〔元代〕

    粲粲黄菊花,照我原上土。

    拒霜亦多态,终日相媚妩。

    春花岂不美,嗟此风露苦。

    正命何所尤,生迟后甘雨。

  • 诗二十五首 其十二 十月十七日云林夫人作与许侯

    云林右英夫人 〔魏晋〕

    四旌曜明空,朱轩飞灵丘。

    玉盖荫七景,鼓翼霄上浮。

    九音朗紫空,玉璈洞太无。

    宴咏三晨宫,唱啸呼我俦。

    不觉春已来,岂知二景流。

    佳人虽兼忘,而未放百忧。

    长林真可静,岩中多自娱。

  • 中秋

    刘得仁 〔唐代〕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 中秋月二首・其二

    李峤李峤 〔唐代〕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 乡愁

    费墨娟 〔近代〕

    雨雨风风添暮寒,故园望去路漫漫。

    众人哪解思亲渴?有泪多从暗里弹。

  • 普天乐・咏世

    张鸣善张鸣善 〔元代〕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 秋日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薄游寒暑换,仍自滞孤城。

    华发看人事,浮云识宦情。

    拂衣驱病色,悬榻避时名。

    但欲眠清昼,相嘲任友生。

    此物还堪惜,何官不可休。

    驱驰如昨日,药饵更清秋。

    名已千人废,家徒四壁愁。

    南山归自好,沮溺本同流。

    倦游非一日,乘兴复三秦。

    多病难为客,浮名喜中人。

    未堪沈案牍,何以走风尘。

    祖帐东门外,贤哉一老臣。

    还乡明日事,可奈簿书劳。

    弃置看同病,风尘避二毛。

    酒如泾水浊,枕对华山高。

    不是清秋色,何人见反骚。

  • 西湖十咏・苏堤春晓

    李孙宸 〔明代〕

    春风昨夜到雕阑,十里楼台宿雾看。

    何处春游试兰桨,玉人犹怯晓风寒。

    长堤一望雪初残,六出飞花带月寒。

    堤畔踏歌歌正好,湖光疑在郢中看。

    半亩清池古寺东,锦鳞濲水戏春风。

    即令风雨为龙去,应在经台香钵中。

    柳色沿堤万缕青,晚风微月系渔船。

    画船散尽笙歌罢,留得莺簧枕畔听。

    绿水连天月在湖,骊龙深夜弄明珠。

    清光处处供娱赏,谁托冰心问玉壶。

    绿水溶溶泛芰荷,洛神湖上步淩波。

    晚风吹酒不成醉,妒杀香魂罥绮罗。

    十里蒹葭十里秋,平湖深处隐龙湫。

    夜来吐作三珠弄,不碍寒空一镜收。

    南北高峰插汉斜,居然天外两莲花。

    月明清啸商风起,吹落峰头片片霞。

    丹崖翠壁出浮暑,倒映湖光入画图。

    任说雨晴无不好,何如返照望西湖。

    清歌妙舞未从容,画舫香车日日逢。

    独有南屏山上寺,僧閒时打夕阳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