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苏颋 〔唐代〕

    黄山积高次,表里望京邑。

    白日最灵朝,登攀尽原隰。

    年灰律象动,阳气开迎入。

    烟霭长薄含,临流小溪涩。

    宾朋莫我弃,词赋当春立。

    更与韶物期,不孤东园集。

  • 满江红・姑孰名邦

    沈瀛 〔宋代〕

    姑孰名邦,黄山畔、古台巍立。

    秋渐老、重阳天气,郊原澄碧。

    隐隐西州增远望,长江一带平如席。

    怅英雄、千古到如今,空遗迹。

    吴太守,文章伯。

    寻胜事,酬佳节。

    拥笙歌千骑,遍游南陌。

    襟带江城当一面,折冲千里无强敌。

    更行看、击楫溯中流,妖氛息。

  • 僊桥

    缪岛云 〔唐代〕

    千丈侧悬飞鸟外,双峰横架碧天心。

    月中才有僊人过,山下应闻笙磬音。

    丹竃路穿瑶草湿,朱砂泉迸锦霞深。

    轩辕去后虽然在,争奈凡流无处寻。

    (以上十首均见康熙十八年闵麟嗣撰《黄山志定本》卷六。

    )(〖1〗缪岛云逸诗承仪征吴白匋先生见告。

    )。

  • 久客斋府病归言志

    王绩王绩 〔唐代〕

    君王[邸茅](据李抄本补)宽,[修](行)竹正檀栾。

    搆山临下杜,穿渠入上兰。

    天人多晏喜,宾宷盛鹓鸾。

    玉舄镇花簟,金环□果盘。

    鬭鸡新市望,走马章台看。

    别有恩光重,恒嗟报答难。

    沉绵赴漳浦,羁旅别长安。

    玄渚芦花白,黄山梨叶丹。

    故人傥相念,应知归路寒。

  • 好事近・堂上挂黄山

    汪莘 〔宋代〕

    堂上挂黄山,辉映庭前春雪。

    记得山中雪境,恰一般清绝。

    须知天锡与方壶,比似镜湖别。

    好得镜湖狂客,伴方壶欢伯。

  •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李白李白 〔唐代〕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李颀李颀 〔唐代〕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

    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 秋浦歌十七首 二

    李白李白 〔唐代〕

    秋浦猨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 纪汤泉

    贾岛贾岛 〔唐代〕

    维泉肇何代,开凿同二仪。

    五行分水火,厥用谁一之。

    在卦得既济,备象坎与离。

    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

    霞掀祝融井,日烂扶桑池。

    气殊𬒈石厉,脉有灵砂滋。

    骊山岂不好,玉环污流脂。

    至今华清树,空遗后人悲。

    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一濯三沐髪,六凿还希夷。

    伐毛返骨髓,髪白令人黟。

    十年走尘土,负我汗漫期。

    再来池上游,触热三伏时。

    古寺僧寂寞,但余壁上诗。

    不见题诗人,令我长叹咨。

    (见康熙十八年闵麟嗣撰《黄山志定本》卷六,乾隆间刊印。

    此诗承仪征吴白匋先生见告。

    )。

  • 杂曲歌辞 宫中乐 五

    张仲素 〔唐代〕

    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

    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