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上寄元六林宗

    李白李白 〔唐代〕

    霜落江始寒,枫叶绿未脱。

    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达。

    沧波眇川汜,白日隐天末。

    停櫂依林峦,惊猿相呌聒。

    夜分河汉转,起视溟涨阔。

    凉风何萧萧,流水鸣活活。

    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

    兰交空怀思,琼树讵解渴。

    勗哉沧洲心,岁晚庶不夺。

    幽赏颇自得,兴远与谁豁。

  • 游虞山记

    沈德潜沈德潜 〔清代〕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 青杏儿・秋

    朱栴朱栴 〔明代〕

    午枕梦初残,高楼上,独凭阑干。清商应律金风至,砧声断续,笳音幽怨,雁阵惊寒。

    景物不堪看,凝眸处愁有千般。秋光谈薄人情似,迢迢野水,茫茫衰草,隐隐青山。

  •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 魏城逢故人

    罗隐罗隐 〔唐代〕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澹烟乔木隔绵州。

  • 原隰荑绿柳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逈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

    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

    新莺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 望江南・燕塞雪

    华清淑 〔宋代〕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蓟上酒楼喧鼓吹,帝城车马走骈阗。羁馆独凄然。

    燕塞月,缺了又还圆。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何日是归年。

  • 偈颂三十四首 其三四

    释如净 〔宋代〕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池荷叶叠青钱。

    两彩一赛,其或未然。

    竹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 望海楼

    米芾米芾 〔宋代〕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尊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 采莲曲二首 二

    王昌龄王昌龄 〔唐代〕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