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朱熹 〔宋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 秋雨叹三首

    杜甫杜甫 〔唐代〕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 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阎选阎选 〔五代〕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

    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

    珍簟对欹鸳枕冷,此来尘暗凄凉。

    欲凭危槛恨偏长。

    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

  • 登岳阳楼二首

    陈与义 〔宋代〕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范仲淹 〔宋代〕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 稻田

    韦庄韦庄 〔唐代〕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 春日

    朱熹朱熹 〔宋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小池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春晚

    左纬 〔宋代〕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 赤壁赋

    苏轼苏轼 〔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