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家傲・东昌道中

    张渊懿 〔清代〕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王勃 〔唐代〕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 五月十九日大雨

    刘基刘基 〔明代〕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 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 溪居即事

    崔道融崔道融 〔唐代〕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 月夜

    刘方平刘方平 〔唐代〕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王维 〔唐代〕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 新城道中二首

    苏轼苏轼 〔宋代〕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