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的诗文
13 / 114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行香子・黄金叶细
黄金叶细,碧玉枝纤。
初暖日、当乍晴天。
向武昌溪畔,於彭泽门前。
陶潜影,张绪态,两相牵。
数株堤面,几树桥边。
嫩垂条、絮荡轻绵。
系长江舴艋,拂深院秋千。
寒食下,半和雨,半和烟。
-
和郭澹溪
秋气入我窗,秋风吹我裳。
可人溪上来,语妙齿颊香。
余味彻肝肺,散作六月凉。
苦吟有天知,不知正无妨。
譬如丛生兰,无人亦自芳。
明珠遗我把,烂烂照乘光。
疾风驾沧海,世波正茫茫。
老气盖九州,老眼隘四方。
黄尘暗长淮,蒹葭色苍苍。
醉草马上檄,举瓢酌天浆。
云开帝星明,妖彗收光芒。
长江砥样平,鸥鸟水泱泱。
照影东湖滨,矫首看横翔。
钓竿拂珊瑚,凉意满归航。
到海得明月,寄我毋相忘。
-
感事
吾尝观中夏,地平如砥石。
幅员数万里,车马通辙迹。
帝宅居土中,紫垣当辰极。
长江断其南,绝塞经其北。
东海西流沙,天为限夷狄。
三代千余年,天子虽务德。
实以险为恃,四夷皆潜匿。
汉唐德稍衰,地胜岂殊昔。
暂来还亟去,不敢窥城壁。
石晋一失谋,六州沦胡域。
天地破扃𫔎,山川无阻阨。
贻尔子孙患,固知非远策。
桓桓周世宗,三十纂尧历。
一岁破河东,刘崇丧精魄。
再岁复秦凤,不庭自柔格。
三岁出南狩,王师拯焚溺。
江北十四州,取之如卷席。
四岁征关南,曾不发一镝。
三州相继降,德声畅蛮貊。
李昪请臣妾,钱镠修贡职。
帝欲因兵锋,乘胜务深击。
直取幽州城,拓土开疆埸。
重收虎北口,复关闭寇贼。
是时战屡捷,六军气吞敌。
平吴如破竹,成功在顷刻。
惜哉志不就,暴疾生中夕。
帝宋承大宝,声名发丕赫。
全蜀献土地,举吴上图籍。
荆潭与瓯闽,助祭来匍匐。
开城纳江俘,御楼受晋馘。
区内一正朔,六州独割剔。
愤愤柳崇仪,才宏包旦奭。
生长在河朔,耳目熟金革。
旗鼓朝治兵,酒肴夜结客。
握臂说心诚,倒囊推金帛。
客以豪杰士,遇侯颇感激。
往来达厥诚,生死愿效力。
万德纳我说,洞然绝嫌隙。
事成已有萌,侯去何云亟。
豪杰夜空回,帐中屡叹息。
我览此二事,天意终难测。
抚卷一感伤,两眼泪潸滴。
-
观潮行
吴山越山相对青,中有滚滚长江横。
长江谁道不曾改,年来一半沙填平。
潮生潮落何时了,万古人间一昏晓。
岁岁吴侬来看潮,不知潮送吴侬老。
酒楼笙歌喧醉耳,客帆翻覆云涛里。
悠悠哀乐永相忘,空江落日秋风起。
-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落星寺
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
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
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
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
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
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歌。
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
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
-
次韵庭藻观潮
八月既望秋风高,群飞海水催江涛。
水来中州八万里,至吴乃折微伤豪。
当日潮来如箭激,万弩迎潮射鸣镝。
风吹海立犹至今,雪卷千堆溅青壁。
人间有海诗有翁,健如驾浪长江风。
诗成便可作图画,岁好莫漫占凶丰。
坐中客怕噤不语,凭高下看冯夷舞。
残音到石未肯回,澎湃犹能作宫羽。
人生快意难预谋,眼辜盛事心怀羞。
老病无人唤我出,闭门枉度三中秋。
-
八声甘州・对潇潇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