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荷花有感

    于石 〔元代〕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无数。

    谁家画舫倚红妆,笑声逈入花深处。

    笙歌凄咽水云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夜深人静月明中,方识荷花有真趣。

    水天倒浸碧琉璃,净质芳姿澹相顾。

    亭亭翠盖拥群仙,轻风微颤凌波步。

    酒晕潮红浅渥唇,肤如凝脂腰束素。

    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娇泣露。

    湖光花气满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雾。

    恍然人在蕊珠宫,便欲移家临水住。

    回首落日低黄尘,十年不到湖山路。

    花开花落几秋风,湖上青山自如故。

  • 题汪水云诗卷

    永秀 〔宋代〕

    禾黍离离满故都,君诗读罢泪倾珠。

    立朝食禄千官富,为国忘躯一事无。

    兵革已将临北阙,笙歌犹自醉西湖。

    黄冠氅服今谁识,前宋遗贤有此儒。

  • 秋日西湖

    朱浚 〔宋代〕

    几州陵变谷,经月雨为霖。

    世事今如此,西风动客心。

  • 西湖山居灯夕

    史卫卿 〔宋代〕

    繁华隔湖水,全似远宸京。

    灯火少年梦,山林此夜情。

    鹤闲梅下立,人静月中行。

    长愿岁时好,吟身见太平。

  • 美文文山劾董宋臣

    开庆太学生 〔宋代〕

    拨转天纲回地纪,中兴又自庚申始。

    扫除阴类谁之功,有硬脊梁担得起。

    鲰生曾作茶岭诗,已学希夷不愿仕。

    逢人见说太平时,担书来领西湖水。

    幽阴何物号阎罗,污我青天莫敢指。

    国人咸惧妖复来,天子自知忠可使。

    履斋泉下不伏款,帝谓董贤人切齿。

    未闻蔡笔颂余公,但见欧书责高子。

    扬扬颜面见士夫,不知世间有羞耻。

    吁嗟今世负大名,禄重忠言类如是。

    一身富贵尽有余,何况明明今在迩。

    中书虽有空头敕,其奈诸名都唯唯。

    五更魁宿炳光精,吐出忠肝涕盈纸。

    心怀寸铁飞上天,愿剔刚肠开帝视。

    彷徨灶婢为主惊,慷慨书生为国喜。

    吾皇英断似孝宗,觌有天诛终弃死。

    当时頼有政府贤,弹泪妖狐与羸豕。

    家奴猥琐何足云,中丞举动可惜尔。

    庆历诸公闻此诗,勿谓予祸始于此。

  • 挽宁谷居士何公三首 其二

    何梦桂 〔宋代〕

    天寒白月堕西湖,血泪啼枯听薤歌。

    食子俱亡收子在,近孙犹少远孙多。

    北邙有地存诗窖,后圃无人负鞠窠。

    欲志鲁山惭四绝,空遗陈迹照松萝。

  • 送洪竹堂

    牟𪩘 〔宋代〕

    家住西湖西,爱吟仍爱竹。

    富贵岂不好,变灭如转烛。

    一昨流落后,破垣竹犹绿。

    往事何用访,得此良自足。

    胡为被书误,弹冠向苕曲。

    三年饭脱粟,不饱而况肉。

    颇有青衿子,对之寻旧读。

    时复吐佳句,家山如在目。

    不知竹是伴,谁护苍玉束。

    官满还滞留,欲归未可卜。

    无钱买扁舟,迁居更勿促。

    悠然谢此君,行止任迟速。

    新年雨雪深,忽已归期告。

    天公似有意,为尔开晴旭。

    士固不可料,穷久理当复。

    东风吹浩荡,万里奔鸿鹄。

  • 乙巳三月十五日监察御史王东溪节宿戒方回万里饮灵隠冷泉亭赵宣慰君实赵提举子昂灵隠寺知事晦坛治具西方僧四人两提领北人放泉喷雪观猿掷果予醉先退赋诗五首记之 其四

    方回 〔元代〕

    休兵三十有余龄,铁马曾来似不曾。

    寒士喜从贤御史,闲人许识老名僧。

    画船处处歌春雪,厦屋遥遥贮腊冰。

    保得西湖如此好,心知明首遇良肱。

  • 人日立春记苦雨无冰

    方回 〔元代〕

    三十七日昼夜雨,中间一雪终无冰。

    今日立春遇人日,问天肯晴天不应。

    东南我记前庚子,徽城纸包餽杭米。

    乞人抢夺人食人,旱极西湖干见底。

    今我七十四岁翁,苟全性命遨春风。

    略雪不冰又庚子,幸而去年秋犹丰。

    西湖莫作痴猫守,紫阳山下可归否。

    天终不杀好心人,有钱买花仍买酒。

  • 三贤堂移入西湖新书院

    方回 〔元代〕

    湖边莫怪旧祠荒,士女何曾炷瓣香。

    頼是人心犹未泯,深衣迎奉入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