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天华院

    王十朋 〔宋代〕

    游徧庐山寺,兹山亦自佳。

    数宵缘石耳,一饭为天华。

  • 游万杉院 其一

    王十朋 〔宋代〕

    谁栽沙苑千株柳,争似庐山万本杉。

    如欲岁寒长不改,更栽松栢满幽岩。

  • 示居士张戒二首 其一

    释系南 〔宋代〕

    汝到庐山山到汝,更谁别我庐山去。

    出门问取岭头风,大道腾腾无本据。

  • 寄王慎中教授

    释道潜 〔宋代〕

    高人屏迹匡庐山,不入州府今几年。

    煮葵烹藿日一饭,目光炯炯明星悬。

    行修道富神所怜,绛帐弟子如云烟。

    忆昨秋风宿曾𪩘,杖藜扣户君未眠。

    阶松影月不到席,耿耿唯有青灯然。

    高谈一倾百虑洗,似拂蒿艾披兰荃。

    清诗落笔有余地,顷刻百纸珠玑联。

    锦囊别后有新句,勿惜东使聊相传。

  • 奉送殊师利

    沈辽 〔宋代〕

    道人壮年曳长裾,挟策负艺西入都。

    欲步青云不得途,不如濯足归江湖。

    转出淮山一麻襦,天柱峰前眀月孤。

    调御丈夫真我师,不复饮食形不枯。

    归来故土弃妻孥,金玉百万初若无。

    四十削髪入浮屠,有如浮云飞太虚。

    达摩壁观聊自娱,饮光苦行谁复如。

    河西将军气貌麤,一见犹如水中鱼。

    南阳侍郎说诗书,为筑小庵即朝晡。

    诸漏已尽无复余,此生安得为世拘。

    不持一钵上匡庐,秋风有意入三吴。

    天竺二山佛子居,赤城更在沧海隅。

    彼土观缘小踟躇,何时复来寻老夫。

    清泠台下茆已诛,为留一榻待跏趺。

    不辞更贮一斛蜜,山间老境任蘧蘧。

  • 题东林二首 二

    匡白 〔唐代〕

    东林继四绝,物象更清幽。

    社客去不返,钟峰云也(《永乐大典》作「色」)秋。

    松枯群狖散,溪大蠹槎流。

    待卜归休计,重来卧石楼。

    (见《吉石庵丛书》本《庐山记》卷四,以《永乐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参校。

    )(按:《殷礼在斯堂丛书》校排本《庐山记》二诗题作《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与幕客门馆僧道,闲游题东林二首》,系将徐知证等联句诗末题记误植于匡白诗题,另详后徐知证条。

    )。

  • 假山

    齐己齐己 〔唐代〕

    匡庐久别离,积翠杳天涯。

    静室曾图峭,幽亭复创奇。

    典衣酬土价,择日运工时。

    信手成重叠,随心作蔽亏。

    根盘惊院窄,顶耸讶簷卑。

    镇地那言重,当轩未厌危。

    巨灵何忍擘,秦政肯轻移。

    晚觉莎烟触,寒闻竹籁吹。

    蓝灰澄古色,泥水合凝滋。

    引看僧来数,牵吟客散迟。

    九华浑髣髴,五老颇参差。

    蛛网藤萝挂,春霖瀑布垂。

    加添双石笋,映带小莲池。

    旧说雷居士,曾闻远大师。

    红霞中结社,白壁上题诗。

    顾此诚徒尔,劳心是妄为。

    经营慙培𪣻,赏玩愧童儿。

    会入千峰去,[闲]踪任属谁。

  • 戏赠李十三判官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垂鞭相送醉醺醺,遥见庐山指似君。

    想君初觉从军乐,未爱香炉峰上云。

  • 渔家傲・休纵心猿驰意马

    可旻 〔宋代〕

    休纵心猿驰意马。

    牢将系念绳头把。

    说破十疑因智者。

    争传写。

    庐山又结莲华社。

    十八大贤居会下。

    功成五色云西驾。

    诸上善人都在那。

    相迎迓。

    聚头只说无生话。

  • 初至江城寓分司衙

    董嗣杲 〔宋代〕

    书生浪出值暑天,何啻千里身在船。

    今辰忽向船亭坐,头眩犹类濒江牵。

    履平刬地若恍惚,四体不舒惯{臯兀}杌。

    自嗟时滞久劳苦,驱驰负得贫筋骨。

    奉使衙深少吏胥,干官占了东偏居。

    西偏有轩扁清足,憔悴几竿苍竹踈。

    射檐莫禁落日晒,平白将身随炉鞴。

    不奈羸躯苦热情,无故要偿行脚债。

    富池狂游期者谁,卷雪楼毁空有基。

    离船未久抱虚晕,孱弱忍蹈波涛危。

    官衙寂然且卧病,便行小伺西风劲。

    庐山夜眠不熟泪不干,梧树支离凋井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