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泉子・买得杏花

    司空图司空图 〔唐代〕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 悲愤诗

    蔡琰蔡琰 〔两汉〕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徵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匈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韩愈 〔唐代〕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 与高司谏书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且希文果不贤邪?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作待制日,日备顾问,今班行中无与比者。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明有所未尽。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

    昔汉杀萧望之与王章,计其当时之议,必不肯明言杀贤者也。必以石显、王凤为忠臣,望之与章为不贤而被罪也。今足下视石显、王凤果忠邪?望之与章果不贤邪?当时亦有谏臣,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亦必曰当诛而不足谏也。今足下视之,果当诛邪?是直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况今之人未可欺也。

    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

    《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区区,伏惟幸察,不宣。修再拜。

  • 别滁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 送魏万之京

    李颀李颀 〔唐代〕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 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 吉祥寺赏牡丹

    苏轼苏轼 〔宋代〕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 蓟中作

    高适高适 〔唐代〕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 塘上行

    甄皇后甄皇后 〔魏晋〕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 北征

    杜甫杜甫 〔唐代〕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按鄜在凤翔东北,故曰北征。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无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筚。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

    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包,衾绸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

    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纥。

    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躯马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军请深入,蓄锐可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

    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洒扫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