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通桥即景

    卓奇图 〔清代〕

    夹岸垂杨带雨青,踏歌人访濯缨亭。

    几行睡鸭随波注,流到桥边梦未醒。

  • 送顾宗人古湫

    陆耀 〔清代〕

    虞东顾夫子,著书仰屋梁。

    日食太仓不满腹,归心忽逐南云翔。

    纵是无田计亦得,槎丫万卷撑空肠。

    化为文字异诡怪,吉云甘露呈殊祥。

    末流承学正歧鹜,卑者坠谷高排阊。

    四方上下奚所税,亟须导引归中央。

    要以六经为根柢,先就制义除秕糠。

    碑版论述贯子史,六书声韵兼稗仓。

    等身著作老无用,归与后学陈其方。

    吾乡辈出富才俊,近来本业多芜荒。

    争事组织为巧丽,依附哲匠成声光。

    愿返浮文出经术,兹行能不怀余望。

    呜呼,兹行能不怀余望。

  • 有感

    沈业富 〔清代〕

    荒深庭院藓苔斑,到处标题感旧颜。

    落叶半填穿砌井,夕阳斜倚对楼山。

    敦槃当日争雄长,樵牧于今话等闲。

    太息梁间飞燕子,年年春尽尚知还。

  • 由定远上岱山铺宿滁之大柳树驿

    朱筠 〔清代〕

    大横山界县东南,兹山正南亦其尾。

    妄名以岱拟东岳,撼山之宗笑尔蚁。

    童童草荒顶积潦,蕨无一掬况复䔇。

    今秋五阅月不雨,著足嚣尘扇长颹。

    环滁皆山南人矜,此居北方亦太菲。

    上上十里古禅林,舆屩磨沙夫自唏。

    禅林傍墩曰仙居,石不解触云叆叇。

    下哉聊舍大柳树,树忽飘零人去伟。

    五代用武艺祖来,擒将滁门摧巨虺。

    水何清清山徒高,欧阳之谈吁僾俙。

    于今平世客偶过,驿馆几陈滑书棐。

    寒风一之日觱发,深夜逼人赋山鬼。

    此间且苦旱无衣,岁何以卒腓百卉。

    去险即平境则殊,人孑我余得又几。

    馆虽不张幕与帷,吾能饮乎醉乐岂。

  • 者那山行

    牛思凝 〔清代〕

    暮起炊烟一缕斜,万重深树有人家。

    崎岖拨草寻荒径,踏遍山山黄玉花。

  • 双龙洞

    章恺 〔清代〕

    赤松行雨归,手控苍虬双。

    叱令守洞门,腾攫气未降。

    蟠拿岁月久,老腹余空腔。

    但闻风雷声,日夕相舂撞。

    我来访灵迹,短策缘危矼。

    岩扉划窙豁,巨窟呀双谾。

    朗若百间屋,气象开鸿厖。

    静觉眼界旷,虚传足音跫。

    晴阳炯穿漏,照耀东南窗。

    环以万松杉,翠影交旗幢。

    涓涓雪色乳,出窦成飞淙。

    散乱走涧谷,清音玉琤瑽。

    我欲呼仙人,据石倾一缸。

    泠然发长啸,聚吠惊村厖。

    天风荡归轩,欲去犹跭□。

    殷勤洞中水,送我下桐江。

  • 长平箭头歌

    甘运源 〔清代〕

    秦人用兵真虎狼,锐头之锐不可当。

    击坑赵卒四十万,杀人无异刲群羊。

    非秦坑赵赵坑赵,括读父书犹不了。

    忆昔跨马出长平,飞沙飒飒心暗惊。

    骷髅如山战场处,天阴白骨声咿嘤。

    鬼马骁腾鬼雄哭,耕夫垡土收遗镞。

    觚棱三角如枣穰,寸铜一跃千年绿。

    血锈残胔蚀不磨,心伤到眼手摩挲。

    夜深月黑磷如豆,想像昔日飞蝗多。

    座客传观起太息,甘生为尔歌畴昔。

    周衰王不御明堂,五霸兵车逞威力。

    七国咆哮逮暴秦,凭陵起剪成蚕食。

    其臣武安尤不仁,杜邮一剑天怒嗔。

    君不见新安降卒死排堵,前有亡秦后亡楚。

  • 赠百四十三老人汤云山和沈宗伯作

    孙良贵 〔清代〕

    天上老人自有星,翩然披发下炎坰。

    楼头黄鹤何年返,骑向蓬壶访蔡经。

  • 对月柬畯生

    孙世仪 〔清代〕

    月色自太古,流光照人怀。

    怀人耿不寐,古情正无涯。

    古怀不可道,只道今人好。

    空见月华团,衮衮催人老。

    青霄银汉两微茫,怅望高秋夜气苍。

    閒庭似雪共谁语,对此踌躇秋恨长。

    君家近卜城南住,青山抱郭家边路。

    支筇带月叩遥天,指顾晴岚隔烟树。

    可怜枯坐闭衡门,萝径阴森翠可扪。

    姮娥直弄金蟆过,碧海青天掩涕痕。

    涕痕满把秋怀苦,清光一片无今古。

    照彻人间阙陷天,娲皇石烂凭谁补。

    残年卧月杜陵人,期子短衣看射虎。

  • 闻雁

    朱一蜚 〔清代〕

    一阵新寒忍不禁,半天嘹呖堕鸿音。

    他乡兄弟同明月,何处江山入暮砧。

    枕上唤回长短梦,镫前愁绝别离心。

    稻粱尔亦谋无地,漠漠卢花野渚深。